书籍详情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47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01-05-01
  • 热度:9304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词类, 句子成分, 单句, 复句和篇章等内容, 并通过大量正面例句进行分析。
内容简介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主要是为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以及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的外国学生和学者编写的。它也可以作为国内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其他高等院校汉语和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参考书。
  作为一部“实用语法”,《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的着眼点是实用。就是说,力求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汉语。为此,我们在阐述各项语法规则时,除了指出结构上的特点以外,还特别注重语义和用法上的说明,以便使读者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及在使用某种表达方式时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限制条件等。外族人学习汉语语法与本族人的难点不完全相同,因此《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的重点就是外国人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语法难点。凡是外国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现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都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写,对某些容易引起混淆的语法现象还作了比较分析,指明正误。对部分语法现象的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的区别以及风格色彩等也作了一定的介绍。这样,《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的重点、对某些语法现象的解释方法以及各项内容的详略程度跟其他语法著作就不完全一样。
目录

前言
增订本前言
第一编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第二编 词类
第一章 名词
第二章 代词
第三章 数词和量词
第四章 动词
第五章 形容词
第六章 副词
第七章 介词
第八章 连词
第九章 助词
第十章 象声词
第十一章 叹词
第三篇 句法(上)句子成分
第一章 主语和谓语
第二章 宾语
第三章 定语
第四章 状语
第五章 补语
第六章 复指和插说
第四编 句法(中)单句
第一章 主谓句
第二章 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
第三章 “是……的”句
第四章 疑问句、反问句和回声问句
第五章 祈使句
第六章 比较的方式
第七章 非主谓句
第五编 句法(下)复句和篇章
第一章 复句的类型
第二章 复句的主语和关联词语
第三章 紧缩句
第四章 篇章
附录一 练习答案
附录二 索引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序
  这几年我很看过几本讲现代汉语语法的书,得到一个印象是这些书的读者对象不明确,不知道是为谁写的。好像是谁都可以看看,看了都多少有点收获,但是谁的收获也不大。因为它既不能在理论上有所贡献,又不能在实用上有所裨益。最近刘月华同志把她和潘文娱同志、故韡同志合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校样拿给我看,我愉快地把它看完,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会受到它的读者的欢迎的。
  这本书是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和已有基础的学生写的。作者在前言里说:“本书的着眼点是实用。就是说,力求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汉语。……凡是外国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现象,本书都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写,对某些容易引起混淆的语法现象还作了比较分析,指明正误。”她们说到做到,有不少内容是别的书上不讲或一笔带过,而这本书里有详细说明的。例如:单音方位词的用途,“这/那么”和“这/那(么)样”用法的异同,“每”和“各”用法的异同,数目后边的“上下”和“左右”用法的异同,特别是用在年龄上,同一词语作状语和作补语的异同,等等。这些是一般语法书上忽略过去的例子。还有别的书上也讲,但是没有这本书讲得仔细的,如动词重叠的用法和意义,二十一个重要副词的用法,“了”的用法,多项定语的顺序,等等。
  这本书还有值得称道的特点是有些提纲性的表解,如能愿动词用法表,介词分类用法表,语气助词表达功能表,状语补语比较表。还有,练习多而且切合需要。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具备这些优点,是因为它是多年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它还将继续在课堂教学中经受考验,并通过课堂教学改掉它里边未能完全避免的缺点。例如用二十页的篇幅讲“了”字的用法,“了1”分五大项二十二小项,“了2”分七大项二十八小项,就不免有些烦琐,不便记忆。诚然,“了”字的用法是复杂的,但是能不能在材料的组织上想点办法,执简以驭繁呢,或者把一部分内容安排到练习里去呢?此外,本书所用的语法间架似乎有点折衷诸家之间的意思,但因此也就不免有些不尽融洽之处,这也可以在教学中继续得到改进。月华同志来取回校样的时候,要我在前边写几句话,我是乐于从命的。是为序。
  吕叔湘
  1982.6.1
精彩书摘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
  第一节 动词的语法特征
  动词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汉语的动词内部情况比较复杂,不同类的动词具有不同的语法特征,而动词和形容词又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的语法特征,因此很难概括出适合于所有的动词而又只属于动词的语法特征。这里只提出一些适合于多数动词的主要的语法特征。
  1.动词在句子里主要作谓语,部分动词还可以作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情态补语(参见第三编第五章“补语”)。动词有时可以作定语、主语(可用的谓语动词有限,参见本编第五章“形容词”)、宾语(前面只能用谓宾动词),少数动词可充任状语(详见第三编第四章“状语”)。
  2.动词一般都可以用“不”来否定,多数动词还可以用“没”来否定。
  3.多数动词后可以用动态助词“了”、“着”、“过”。
  4.多数动词可以带宾语。
  第二节动词的分类
  动词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意义和用途。这里介绍动词的几种主要的分类。
  一、及物动调与不及物动调
  动词按能不能带宾语以及能带哪类宾语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两类。
  及物动词主要指能带受事宾语(动作的接受者)、对象宾语、结果宾语的动词,如“看(书)”、“写(字)”、“发动(群众)”、“挖(墙)”、“打(球)”等等。
  有些动词带宾语后表示使动意义,这类动词也是及物的。如“去皮”就是“使皮去掉”的意思。这类动词如“下(蛋)”、“上(颜色)”、“出(汗)”、“平(地)”等。
  大多数及物动词的宾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答话、有一定的上下文等)可以省略。例如:
  ①甲:你听录音吗?
  乙:听。
  ②他昨天看过这部电影了,今天怎么又去看?
  “姓”、“叫”、“属于”、“具有”、“成为”、“等于”等也是及物动词,这些及物动词一般不能省略宾语。
  不及物动词指不能带宾语和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如“着想”、“相反”、“斡旋”、“问世”、“通航”、“休息”、“指正”、“毕业”、“送行”等。很多不及物动词可以带非受事宾语。不及物动词所能带的宾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表示行为的处所。如“上山”、“回家”、“去上海”、“出国”、“下乡”、“出院”等。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如“睡床”、“过筛子”。
  (三)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事物(即存现宾语)。如“来了两个人”、“蹲着一个石狮子”、“死了一头牛”等。
  应注意,有些动宾短语凝结得很紧,与某些语言中的一个词相当,如“见面”、“握手”、“结婚”等,后面不能带宾语。如不能说“见面他”、“握手你”、“结婚她”等等。
  有的动词包含几个意义,可能分属及物与不及物两类。如:去(南京)——不及物,去(皮)——及物,笑了——不及物,(大家都)笑(他)——及物。
  ……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