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没有鼓励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鼓励的家长》[23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没有鼓励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鼓励的家长

  • 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
  • 出版时间:2017-10-01
  • 热度:8110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生活中,孩子会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时,由于年龄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说话有些词不达意,或者孩子出于某方面的顾虑,不能直截了当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家长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本书从亲子关系、课业学习和身心成长等方面寻找问题的症结,并给家长支出“绝招”,帮家长答疑解惑。如果家长能够在本书的指导下,将这些“招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一定会开始真正地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更会发现孩子的表现令您刮目相看!
目录
第一招 孩子,不要紧,试试看
1.孩子,试试看
2.孩子,错了没关系
3.孩子,你能行
第二招 最直接的鼓励:让孩子把话说完
1.听听孩子的话
2.让孩子把话说完
第三招 让孩子大声说话
1.孩子天生爱说话
2.如何让不爱说话的孩子增加自信
第四招 孩子,我们想跟你商量件事
1.学会和孩子商量
2.怎样和孩子商量
第五招 和孩子平起平坐
1.孩子应是家庭中的一名小主人
2.鼓励孩子向家长提意见或建议
3.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六招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第七招 孩子,你能帮帮我吗
1.把握时机
2.视年龄交托家务事
3.视能力定目标
4.陪孩子一起做
5.肯定他的努力
第八招 不毁掉孩子的希望
1.合理提出希望,切勿好高骛远
2.尊重孩子个性,切勿相互攀比
3.目标具体可行,切勿空洞泛指
4.善于宽容孩子,切勿以偏概全
第九招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1.工具书的利用
2.图书馆的利用
3.参考资料的利用
4.广播电视的利用
5.老师的帮助
6.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
7.电脑与网络的利用
第十招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
第十一招 尽情地玩吧,别怕弄脏了衣服
1.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2.让孩子学会怎么玩
第十二招 让孩子暂时休息一下
1.家长给孩子减轻学习负担
2.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3.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4.合理营养,保证睡眠
第十三招 别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第十四招 是这样,但是……如果……会怎么样
1.直话曲说,因事施言
2.明话暗说,见“机”施言
3.硬话软说,因人施言
第十五招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第十六招 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感受
1.以全神贯注地倾听代替心不在焉
2.“哦……”“嗯……”“是这样啊……”来回应孩子的
第十七招 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爱好
1.广泛
2.从众
3.不稳定
4.可塑
第十八招 给孩子留一片属于他自己的空间
第十九招 告诉孩子这是唯一的机会
第二十招 用具体事例来肯定他
第二十一招 我坚信你的判断
第二十二招 不要吝于夸奖孩子
第二十三招 鼓励孩子笑对人生
1.对症下药,查结果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2.鼓励孩子自信,教会孩子自我激励的方法
3.教育孩子自尊自强
第二十四招 “你怎样完成的”
1.多让孩子自己分析
2.多问孩子为什么
3.给孩子提供民主的气氛
4.多鼓励孩子
5.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6.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第二十五招 作良性的比较,鼓励孩子竞争
1.竞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竞争教育中同时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3.竞争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结合和互相促进
第二十六招 再三肯定孩子的努力
第二十七招 “没关系,尽力就好”
1.“尽力”就好,享受过程
2.鼓励他尽力而为,然后客观地看待错误
第二十八招 让孩子当家
1.教会孩子做家务
2.奖惩尺度的把握
3.培养孩子坚持劳动的毅力
第二十九招 鼓励孩子换位思考
1.要用细心去感受孩子
2.要用真心去了解孩子
3.要用爱心去读懂孩子
4.要用耐心去贴近孩子
第三十招 让孩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三十一招 鼓励孩子面对挫折
1.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2.创设、利用困难情境训练孩子
3.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4.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第三十二招 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
1.要为孩子创造共同活动、共同体验的环境
2.要诱导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发挥主动性
3.帮助孩子建立友情,培养合作能力
4.要发挥荣誉的激励作用
5.做有心的父母,发现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
第三十三招 信任孩子也是鼓励孩子
第三十四招 “再试一次可能更好”
第三十五招 鼓励孩子适度发泄
1.父母要做孩子的贴心人
2.把握好时机
3.正确引导孩子适度地发泄
第三十六招 让孩子学会宽容
1.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2.教孩子善待他人
3.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第三十七招 激励鼓起信心
1.应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2.帮助孩子客观地把自己同伙伴相比较
3.制订一些孩子易完成的事情,使孩子获得自信
4.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
5.要言传身教
6.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
7.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8.尊重孩子的选择
9.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10.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11.要及时分享孩子的成功的喜悦
第三十八招 “说说你的想法”
1.多和孩子聊天
2.学习倾听孩子的话语
3.鼓励、说理代替责骂
第三十九招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第四十招 让孩子面对现实
1.正确认识自己
2.善于适应环境
3.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第四十一招 及时纠正孩子的过失
1.孩子有了过失行为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2.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不能采取包庇怂恿的态度
3.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做法
4.发现孩子交上坏朋友时,应冷静对待,讲究策
5.用身教言传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改正错误
第四十二招 鼓励孩子认错
第四十三招 教育孩子巧用沉默
1.沉默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2.沉默对待孩子的错误
3.沉默对待亲子冲突
第四十四招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别剪掉孩子想象的翅膀
1.解放孩子的头脑
2.解放孩子的双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间
5.解放孩子的时间
6.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第四十五招 善用零碎的时间
1.孩子就是不知道怎么分配时间
2.孩子不懂得分辨“大时间、小时间、完整时间与零碎时间”
3.孩子不知道在同一时间做许多事
第四十六招 激发孩子的创意
1.利用阅读提升
2.玩些创意小游戏
第四十七招 降低说话的声调
1.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辞
2.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3.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批评
第四十八招 鼓励孩子有冒险精神
案例分析:允许孩子冒险
1.应该树立一些正确的理念,将无法无天的“乱来”与冒
2.设置一些通道,激活孩子的冒险精神
3.正确引导孩子的一些冒险行为
第四十九招 分享孩子的快乐
第五十招 鼓励孩子不讳言自己的缺点
精彩书摘
  1.孩子,试试看
  “孩子,别害怕,试试看,说不定你会做得很好呢,先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不要紧。”
  现代父母虽然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但是却习惯了对孩子说“不许……”和“一定要……”并不善于用“试试看”三个字。通常,家长们习惯用命令的口吻,而不是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时非但不鼓励,反而在孩子主动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一口回绝,并不多加思考,只能说,这种父母的做法非常不明智,把孩子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白白毁掉了,还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当不会洗碗的孩子总想跃跃欲试时,别对他说:“不行!你会打烂碗的!”而是给他一个盆,放上几只碗,让他洗个够;当不会扫地的孩子总来抢你的扫把时,别简单地拒绝:“去去去!越帮越忙!”而是给他一个小扫把,让他扫个够,即使他真的把地扫得一团糟,也不必太计较,在赞扬了他“真能干,会帮妈妈扫地了!”之后,再悄悄地把地面收拾干净;孩子要吃辣椒,不用担心他被辣着,尝试一次后他自然会选择以后还要不要吃;孩子去摸菠萝,用不着告诉他上面有刺,只是在他大喊疼痛的时候对他说:“真能干,发现了菠萝会刺手。”
  孩子第一次做某件事情,难免因为担心失败而有许多犹豫和顾虑,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给予鼓励的。父母说一句“试试看嘛!”会让他轻松不少。至少让他明白,结果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努力的过程。那种过于严肃与正式的气氛也可能因这句话而被打破,孩子的紧张心理也能够慢慢消除。
  时常给孩子机会做他没有做过的事,他的经验和阅历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对自己也逐渐产生了信心。同时也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苛求结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一次尝试获得经验,锻炼能力,建立自信。结果只是一个形式,最实质的内容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真正受益。所以,在你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强调他一定得成功,那样只能给他更大的压力。第二,不论孩子失败与否,都要对他的勇敢尝试给予赞扬。尽管孩子做得并不好,作为父母,你应该对孩子说:“真行,第一次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做父母的,不要吝惜你的称赞。它对于孩子的意义,是让孩子明白他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试试看”三个字暗含了“你能行”、“我相信你”和“失败了也没关系”三层意思,孩子是能够从父母的话语和眼神中感觉出来的。这三层意思,一是肯定了孩子的能力,二是表示了父母的信任,三是表明了结果并不重要。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毫无心理压力,而且兴致被调动起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就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经常这样鼓励孩子,孩子也就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他在不断的尝试中,建立了自信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再遇到什么事情,不用父母说,他都会主动去尝试。这是一个很有益的循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父母的作用巨大,大多数孩子的智商和能力都是相差不多的,所以还是看父母如何正确引导了,想想我们自己还不是一样,在受到朋友鼓励和支持的时候,自己不仅做事情有热情,而且还非常开心,所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孩子做得好坏与否已不是最主要的。在生活中,要让孩子有机会尝试、锻炼。我们要相信孩子,在行动中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生活环境的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同龄的孩子在学习能力、生活自理上就会存在差异。看到孩子表现突出,家长会情不自禁地叫好,看到孩子能力偏差时,也不要灰心和指责,而同样要用恰如其分的话语鼓励孩子。
  例如:让孩子发碗、发勺或唱歌讲故事时,有时可以用“激将法”。对孩子说:“这件事你可能不会。”当孩子反驳说:“我会!”家长要顺势说:“试试看,好让我相信。”孩子们被激得积极性很高,做事既主动又认真。就连平时能力差的幼儿,也高兴的表现自己,能力明显提高得快。
  对孩子要耐心,新的技能要教给孩子,教了方法之后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对胆小、依赖性强的孩子,要鼓励孩子“试试看”,或用激将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同时,家长要耐下心来,具体的去指导孩子。在家里,可以陪孩子一起画画,可以和孩子比赛穿衣,还可以一起听故事、弹钢琴。在指导孩子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切忌一切包办代替。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