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繁体竖排
★精选儒释道三家经典;凝聚中华儒释道古圣先贤的智慧
★抄写的同时更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国学基础
★熏习经典,博知广闻;培养定力,涵养心性
“中华文化讲堂”系列丛书自2009年出版第壹套书以来,迄今已经在中国书店、团结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群言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九州出版社等出版传统文化经典图书壹百多种,发行遍及海内外。
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流,其根是孝,其本是敬。落实在孝亲尊师。中华传统文化,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也。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古人有云:壹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又云: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壹件好事还是读书。以弘扬中华文化、净化社会人心为宗旨的“中华文化讲堂”系列丛书,旨在劝人断恶修善、净化社会人心。四年多来,先后出版《群书治要》《国学治要》等国学经典和净空老法师、王凤仪老善人、钟茂森博士、蔡礼旭老师等古今大德的大量着作。其中不少图书被赠送给多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元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国代表等,并发行流通到加拿大、印尼、德国、马来西亚等地和台湾、香港等地,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让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利益了大量人群。
《儒释道经典临摹字帖·第二辑:佛说梵网经》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是部重要的大乘戒律。后秦鸠摩罗什译,分上下两卷。阐述了修菩萨道的阶位和十重四十八轻戒,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流行,起了积极作用。
《儒释道经典临摹字帖·第二辑:佛说梵网经》中释迦牟尼佛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诵的一切大乘戒,即“杀”等十重戒和“不敬师友”等四十八轻戒。最后以“明人忍慧强”等十四颂显示受持此法能获五种利。
《儒释道经典临摹字帖·第二辑:佛说梵网经》中,三十心十地是修道次第,它要求修道者,沿此阶位一步一步修证下去,直至入佛界地。《佛说梵网经》是部戒律,包含着种种禁止。其中十重戒包括: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不自赞毁他、不悭、不瞋、不谤三宝。另外还有敬师友、不食肉、不食五辛、不教悔罪、不饮酒、供养请法、懈怠不听法、不背大向小、不瞻病苦、不畜杀具等四十八轻戒。
《儒释道经典临摹字帖·第二辑:佛说梵网经》认为,自心本具觉知,本来寂静。所以说般若智慧,亦源于自性清净心,是从清净心中生起的智慧。当然这种智慧,所以能起观,本心寂静是首要条件,因而佛法十分重视禅定,强调禅定作用,认为定慧双运,才能直趋涅槃。
现代人抄写读诵《儒释道经典临摹字帖·第二辑:佛说梵网经》,可以体会兴一切善,止一切恶的佛教理想,并深入了解学佛应守的禁忌,以及对宇宙世间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