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55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18-03-01
  • 热度:8437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三十六计:以三十六计为纲目,总领古今经典谋略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十三篇”、《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充分表现了兵家的哲学,原文共六千字左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上架建议】古籍——子部    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简介
  陈曦,女,历史学博士,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主攻古代军事思想,著有“《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发表先秦史与中国军事思想等主题研究论文多篇。骈宇骞,1948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沁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供职于北京中华书局编辑部。曾任中华书局历史、语言、综合、影印、旅游、重点项目等部门主任。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审、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专家审稿组成员、特约编审,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特约编审。长期以来从事古籍整理、秦汉史、古文字、出土简帛的研究工作。曾参加过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的整理工作。曾策划、组织过不少大型图书的选题和编辑工作。已出版的著作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银雀山汉简晏子春秋校释》、《简帛文献概述》、《简帛文献十讲》、《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汉字字源》(又名《汉字形义溯源》)、《孙子兵法译注》、《贞观政要译注》、《史记译注》(合著)等。
目录
孙子兵法
前言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三十六计
前言
原 序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精彩书摘
  《中华经典藏书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升级版)》:
  ②取敌之利者,货也:意谓要使士卒夺取敌人的财货,就要给予他们物质鼓励。曹操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张预曰:“以货啗士,使人自为战,则敌利可取。故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皇朝太祖命将伐蜀,谕之曰:‘所得州邑当与我,倾竭帑库以飨士卒。国家所欲,惟土疆耳。’于是将吏死战,所至皆下,遂平蜀。”利,指财货。货,指用财货鼓励。
  ③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曹操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已,同“以”。赏其先得者,意即赏赐那个先得战车的人。
  ④更其旌旗:意谓将缴获战车上的敌人旌旗更换成我方的。曹操曰:“与吾同也。”
  ⑤车杂而乘之:意谓将缴获的战车与我方战车交错编排使用。张预曰:“己车与敌车参杂而用之,不可独任也。”杂,交错编排。乘,驾,使用。
  ⑥卒善而养之:《司马法·仁本第一》曰:“入罪人之地……见其老幼,奉归无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张预曰:“所获之卒,必以恩信抚养之,俾为我用。”赵本学曰:“先得者赏之,所以使人争先也。更旌旗,易以我之旗号也。杂而乘之,令彼车不得相聚,彼卒不得同车,防有变也。善养其卒,使不思归叛去也。此言用师既久,不但当因粮于敌,若得车卒亦可有因之法也。即因人之车卒,益以见久师之不得已也。”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