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搜神记(精装插图本)》[23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搜神记(精装插图本)

  •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5-01
  • 热度:9210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我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巅峰之作《山海经》后,又一传世志异奇书权威底本校勘,注释详尽,译文准确,装帧精美,是阅读收藏的最佳版本。
内容简介
  《搜神记》现存二十卷,共搜集神异故事四百多篇,主要讲述了神仙术士的变幻、精灵物怪的神异、妖祥卜梦的感应、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以及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类型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故事取材于西汉流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人们喜爱。
  《搜神记》的语言雅致清峻,被称为“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干宝的这本《搜神记》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简介
  干宝,?-336年,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省)人。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其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为撰写《搜神记》筹备了资本。
目录
搜神记新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前言
  搜神记新序
  搜神记的作者,是晋朝的干宝。干宝,字令升,河南新蔡人。学识渊博,好读阴阳术数、黄老占卜之书。曾担任过佐著作郎、关内侯、始安太守、司徒右长史和散骑常侍等官职,也曾风光无限。干宝毕生著书多部,大多散佚,《搜神记》为其中一部。据传,《搜神记》最初创作完成时,有三十卷,流传至今,不过二十卷左右。
  据记载,干宝年轻时父亲就去世了,其母善妒,埋葬其父时,趁机将他父亲生前喜爱的一名婢女也推入棺材殉葬。十余年后,干宝母亲也去世了,干宝的兄弟们打算将母亲和父亲合葬,开棺后发现这名婢女伏在父亲的棺材上,容颜不改,栩栩如生,有如生前的样子。兄弟们把她带回家,不过数日,居然又活了过来。婢女声称在墓中,其父常照顾其饮食,有如生前。婢女后又活了数年。也有书记载说,干宝的兄长因病“气绝数日”,但体温如常。几天后,干宝的兄长又活了过来,还声称看见了各路神仙鬼怪。这两件事对干宝的影响很大,让他对鬼神之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承于前载者”,“采访近世之事”,就有了这部《搜神记》。
  《搜神记》多古代传说和民间神话。但也只是一条一条各不相干的记载,没有情节和主角,也没有伏笔和高潮,而更像是一本记录神仙鬼怪的札记。书中的故事奇异多姿,多谈鬼、妖、神、怪等,传达神仙之道实有,鬼怪之事不枉存的观念。这和当时的时代风气非常吻合。汉代以来多神仙鬼怪之传,此类民间传说非常庞杂。在此类书传中,《搜神记》是奇异一葩。
  《搜神记》又名《搜神异记》、《搜神录》、《搜神传记》,内容丰富,体例清晰,叙事风格直婉,虽然有宣传神鬼迷信和陈朽思想的糟粕,但仍不失为志怪小说的典范。《搜神记》对后世传奇小说的影响很大,后世很多传奇小说如《搜神后记》、《聊斋志异》等的创作方法和《搜神记》相似,内容也相近。蒲松林甚至还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把干宝的《搜神记》作为自己学习的典范。《搜神记》中记载的部分故事,后来被发扬、演变成戏剧、小说等的题材,如“左慈戏曹操”、“孙策杀于吉”、“廿四孝”的故事;如彭祖长寿、葛永成仙、南海鲛人、神农架野人、相思树的故事;如“含沙射影”、“黄粱一梦”的故事等等。某些故事,至今依然在民间流传。如蚕神的故事,如盘瓠子孙的故事,如颛顼氏二子的故事,如安阳书生的故事,如宅妖细腰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历代长传不衰。
  这本搜神记,略有修改与增减。照旧分为二十卷。
精彩书摘
  神农①以赭鞭②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③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注释】
  ①神农:炎帝,务农业。
  ②赭鞭:相传是神农用来检验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
  ③臭(xiǜ)味:气味。
  【译文】
  神农用赤色的鞭子鞭打各种草木,从而全面了解草木无毒、有毒、寒热、温凉的药性,以及酸、咸、甘、苦、辛各味所主治的疾病,然后根据这些经验再播种各种庄稼,所以天下的百姓叫他“神农”。
  雨师①赤松子②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③,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④时,复为雨师,游人间。今之雨师本是焉。
  【注释】
  ①雨师:传说中司雨的神。
  ②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仙太虚真人、左圣南极南岳真人,乃上古仙人。
  ③冰玉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④高辛:帝喾(kù),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
  【译文】
  赤松子是神农氏时司雨的神,他服用冰玉散这种长生不老之药,也教神农服用,他能够跳进火里而不会被火烧死。在昆仑山,他常去西王母住的石屋中,随着风雨上天下地。炎帝神农的小女儿追随他学道,也成为神仙,一起升天而去。到高辛氏时,他又担任雨师,漫游人间。现在的雨师尊奉他为祖师。
  赤将子轝者,黄帝时人也。不食五谷,而啖①百草华。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谓之缴②父。
  【注释】
  ①啖:吃。
  ②缴(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
  【译文】
  赤将子轝,是黄帝时的人。他不吃五谷,而吃各种草木的花。到了尧帝的时候,他是个木工。他能随着风雨来去自如。他又时常在集市店铺门口卖缴,所以人们也叫他“缴父”。
  宁封子,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①。有异人过②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之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注释】
  ①陶正:掌管陶器的官员。
  ②过:拜访,造访。
  【译文】
  宁封子是黄帝时候的人。世人传说他是黄帝掌管陶器的官员。有个神异的人拜访过他,为他掌火。这个神异的人能在五色烟火中出入自如。相处的时间长了,他就把这种法术教给了宁封子,宁封子堆积柴火自焚,能随着烟气上上下下。围观的人们观察灰烬,依稀仍留有他的骨骼。人们一起把他埋葬在宁北的山中。所以人们称他为“宁封子”。
  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七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①尧,尧不暇服。松者,简松也。时受服者,皆三百岁。
  【注释】
  ①遗:送。
  【译文】
  偓佺是槐山上采药的老头。喜欢吃松子。他身上长毛,毛长达七寸。两只眼睛不停地转动着,能看向不同的方向。他能在天上飞行,追得上飞驰的马。他把松子送给尧帝,尧帝没有空闲吃。这种松树,就是简松。当时吃过的人,都活到了三百岁。
  彭祖者,殷时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①之孙,陆终氏②之中子③。历夏而至商末,号七百岁。常食桂芝。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云:祷请风雨,莫不辄④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今日祠之讫,地则有两虎迹。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