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7):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其影响》[45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7):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其影响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01
  • 热度:8731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盘点了2016年亚太地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包括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其影响、美日同盟、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TPP与亚太再平衡、RCEP、东盟、APEC、澜湄合作、缅甸新政府以及中国与亚太部分国家关系的新变化等,为深入了解2016年及未来中国及周边环境的复杂形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李向阳,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1979~1983年就读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1998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3~1985年在河南银行学校任教;1988~2009年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2009~2011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12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目录
亚太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特朗普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其影响
Ⅱ 专题
B.2 反全球化浪潮下TPP的前景
B.3 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紧迫感增强
B.4 失望的美日同盟
B.5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的中美南海互动
Ⅲ 区域经济合作
B.6 RCEP进展与前景分析
B.7 东盟经济共同体:阶段性目标构成的进程
B.8 2016年秘鲁APEC峰会述评
B.9 澜湄机制与中南半岛合作
Ⅳ 地区热点问题
B.10 南海仲裁案及其影响
B.11 日本的亚太政策:构筑地区伙伴网络和“对华包围网”
B.12 韩国国内对朝鲜核试验和部署萨德的认知
B.13 G20与全球贸易投资治理:成果与前景
B.14 缅甸民盟新政府的外交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Ⅴ 中国与地区大国关系
B.15 中日关系:安全困境与战略博弈结构的加剧
B.16 转型期的中韩关系
B.17 中国与印尼战略对接:挑战与机遇
B.18 中印关系:“具体问题”的困扰及其纾解
B.19 特恩布尔上任以来的中澳关系
B.20 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
精彩书摘
  B.16 转型期的中韩关系
  李永春
  摘要: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萨德”问题致使中韩关系遭受冲击,表明朝核问题、韩美同盟等困扰中韩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正在将两国关系推向发展瓶颈。目前,中韩关系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今后中韩两国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中韩关系 萨德 转型期
  朴槿惠政府执政以来,在继续强化韩美同盟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2015年,在美日等西方国家集体缺席的情况下,朴槿惠率团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两国媒体和学界均称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但进入2016年以来,由于受到“萨德”问题的影响,中韩关系急转直下,在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诸多方面遭受冲击。
  一 政治关系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政治上,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或在国际多边场合会晤,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力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两国关系定位不断提升。1998年金大中总统访华,双方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卢武铉总统访华,双方宣布建立“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李明博总统访华,双方宣布建立“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朴槿惠总统执政以来,两国关系更加密切。2013年,朴槿惠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为了进一步充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双方发表了《中韩联合声明》。2015年,朴槿惠总统率团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进一步巩固了两国高层之间的互信,深化了两国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但进入2016年以后,曾经热络的中韩关系出现波折,显示出其脆弱的一面。1月6日,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朴槿惠政府对此做出了强硬的回应。1月13日,朴槿惠在新年对国民谈话及此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由于受朝鲜导弹及核武器威胁,韩国将单纯地从国家安全和利益角度考虑,对驻韩美军是否引进“萨德”做出最终决定。朴槿惠的发言表达了在朝核问题上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向中国传递出一种信息,即如果中国在朝核问题上不采取积极行动,韩国就会用“萨德”予以应对,以此向中方施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3日表示,“中方在反导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一国在谋求其自身安全时,必须考虑别国安全利益以及地区的和平稳定。当前朝鲜半岛形势高度敏感,希望有关国家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慎重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1月25日,韩国国防部长韩民求称,“在军事上非常有必要讨论在韩国部署‘萨德’的问题”。同一天韩国国防部发言人也称,“如果驻韩美军部署‘萨德’,将有助于韩国的安保与国防”。青瓦台的一位相关人士1月29日也表示,关于部署“萨德”一事,还未接到美国方面的要求,如果美国提出相关要求,韩国将会根据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进行讨论。一直以来,韩国在“萨德”问题上始终宣称坚持所谓的“3No”(No Request,No Consultation,No Decision)原则,即美方未提任何相关要求,韩美两国并未商讨该问题,也未做任何决定。这些事实表明,朴槿惠发出上述言论之后,韩国政府有关“萨德”问题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月7日,朝鲜发射一枚远程火箭,美国和其他国家认为其在借机进行弹道导弹试验。同一天,韩美两国表示将组建联合工作组,正式着手讨论向驻韩美军基地部署“萨德”系统事宜。在2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韩国国防部发言人文尚均表示,韩美联合工作组即将召开会议。韩美正在就联合工作组的运作方式、议程、议题进行讨论。
  在韩国宣布上述决定后,中国马上发布公告,对此深表关切。2月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紧急召见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就韩美两国决定正式启动“萨德”部署议程提出抗议。2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出席关于叙利亚危机的会议期间会见了韩国外长尹炳世,就韩美有可能在半岛部署“萨德”一事表明中方严正立场,强调此举不利于各方妥善应对当前局势,不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明显损害中方战略安全利益,中方对此表明严重关切。
  对于中方就“萨德”问题的表态,韩方表现出不满情绪。2月16日,韩国政府宣布,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柳一镐将出席3月22~25日在中国海南举行的博鳌论坛。此前,韩国均派出总理出席博鳌论坛,前总理金滉植、郑烘原均在任上出席并发表了演说。2015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韩时还曾经直接邀请现任韩国总理黄教安出席。韩媒据此认为,自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和发射导弹后,中国在制裁问题上表现得并不积极,韩国政府因此降低了出席博鳌论坛官员的级别,以表达“遗憾之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月23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在韩国国会会见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非常对策委员会代表金钟仁时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在韩部署“萨德”,如果韩国部署“萨德”,将会给中韩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中韩为发展双边关系所做出的诸般努力可能会在瞬间化为乌有。2月24日,韩国外交部召见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抗议其涉“萨德”言论。韩国政府曾因历史认识问题等原因几次召见日本驻韩大使,但召见中国驻韩大使非常少见。
  3月4日,韩国国防部称,韩美两国负责商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事宜的联合工作组正式成立。作为发展韩美同盟反导力量的一项措施,韩美将商讨是否可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相关内容。联合工作组还将就最佳部署地点、安全及环境、费用问题、协商日程等展开磋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4日的记者会上对韩国部署“萨德”表示了坚决反对。他说:“有关各方都应避免采取进一步加剧半岛紧张局势的行动。我们坚决反对在半岛部署‘萨德’系统。”
  虽然中方多次表达了反对意见,但韩美两国仍一意孤行。7月8日,韩美两国宣布在韩部署“萨德”系统。此前,韩国国防部一直表示尚未就部署“萨德”系统的时间、地点做出任何决定,因此,该决定一公布就在韩国内外引起了激烈反应。中国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马上召见了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和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就两国决定部署“萨德”系统提出强烈抗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强调,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会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也不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中国维护自身战略安全利益的意志和能力不容置疑。
  此后,中韩两国媒体之间的“唇枪舌剑”不断,两国关系进一步趋于冷淡。8月24日是中韩两国建交24周年的日子,以往这一天,两国都要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但2016年因受到“萨德”问题影响,两国均未举办任何官方活动予以庆祝。即便如此,中国政府从稳定东北亚局势和维护中韩关系的大局出发,继续围绕“萨德”问题与韩国展开交流和沟通。9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会见了来华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确保中韩关系行稳致远,要努力求同存异,为持续推进双边交流合作创造良好基础和氛围。就朝鲜半岛形势,习近平指出,中方始终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半岛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对话协商加以解决。中国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利于地区战略稳定,会加剧各方矛盾。朴槿惠表示愿就有关问题同中国保持密切沟通。
  二 经贸关系
  经济上,中韩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建交后,两国政府陆续签订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以及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委会的协定、海运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渔业协定等一系列政府间协定。2008年,中韩两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2012年5月,两国启动中韩FTA谈判,经过艰苦的谈判,中韩FTA于2015年6月1日签署。此外,2015年韩国加入了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中韩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快速发展。据统计,1992年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只有63.7亿美元,但2015年达到了2273.8亿美元,增长约35倍。目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韩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出口在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因此,韩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非常高。2015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为23.6%,中国对韩国的贸易依存度为7.1%,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高达26%,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依存度只有4.4%。近年来,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呈现下滑趋势,引起韩国经济界的担忧。据统计,韩国对中国的月出口额自2015年7月同比降低6.5%以来,至2016年8月连续14个月呈现降低趋势,从而打破了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连续11个月同比降低的历史纪录。2016年1月,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94.81022亿美元,同比降低了21.5%,创下历史新低,此后其降幅逐渐减少,6月为101.82695亿美元,同比降低10.3%;7月为101.4044亿美元,同比降低9.3%;8月为103.4352亿美元,同比降低5.3%,具体情况见表1。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