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了不起的匠人(7):逃离北上广,遇见景德镇》[5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了不起的匠人(7):逃离北上广,遇见景德镇

  •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6-07-29
  • 热度:809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优酷土豆热播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独家授权,亚洲首部治愈系匠人全纪录!22位亚洲*筑梦匠人,为您呈现决不妥协的工匠精神和信念!全民女神林志玲态度分享,披露匠人背后的故事!有一种人偶,是用来护佑而不是玩耍的,被寄予祝福的东西,一定要用多年练习的经验,以及虔诚和温柔的心去制作,在富士山脚下的小城静冈,有一对制作守护人偶的夫妻,他们制作的人偶伴随了许多孩子平安长大。作为人形师,竹扇春泉夫妇认为,人偶最重要的不是奢华的外形和服饰,而是每一个人偶身上,都应该被寄予长辈对其孩子的爱。一个孩子的成长,归根到底是抚育其的长辈全心投注的心血。
目录
版权信息
人物小传
迁居:北京到景德镇
转身:从工业设计师到手艺人
作品:从无缺到自然
醒梦如一
<标准>
<有限>
采访侧记
搬家
喝茶
事故
家人
精彩书摘
  他说:
  器由心生,如镜子般,器之形真实地反映着人的内心。
  很庆幸做了瓷器,这个行当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保留独立人格的行当,不必巴结什么势力,因为其所具的实用性,只要不贪心,凭手艺吃一口饱饭,做一城一池之主。在这不独立的世界里竟可成真。万幸万幸。人生只有一次何必趋同。
  一直以为是有这样一个版本的:因为坚持放弃工作,迁居景德镇,董全斌和家人起了冲突……各种坚持之下说服了妻子,之后,就是一个李安式的蛰伏起事的故事。
  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董全斌提到从北京到景德镇,“跟家里人就商量了一个晚上”。在那之前其实已经尝试离开北京,孩子也随着一起搬到苏州。因为还在远程兼顾着公司的事情,加上在苏州又觉得没有可做之事,所以还没有找到完全离开的理由。直到董全斌在景德镇陶院毕业的弟弟跟他说了一嘴:“去景德镇看看吧,那边有个乐天市集,办得非常好,救活了景德镇。”这一句话结果就变成说走就走了。当下就启程,往景德镇开。到了已经是凌晨三四点,哥俩找不到旅馆,只能凑合着在汽车里睡了一晚上。
  董全斌对景德镇的第一印象是:早点都那么辣。
  然后一逛到乐天市集,董全斌就爱上了这里的氛围:开放的创作环境,自由贸易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凭借作品崭露头角。
  就这样留了下来。
  董全斌对景德镇的评价是两面的:一方面极丰富,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工艺。因为从历史发展过来,保有比较庞大的基数,每一道工序都分得泾渭分明,相比较全国其他的制瓷地来说,景德镇没有那么小家子气。要学拉坯,学烧窑,路边的作坊是朝着大路开的,谁来看都可以,配套设施非常全,要买坯体也可以,要买釉料也可以,完全不懂的也可以按照想法攒出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又有着小城市的特点:生活成本低,只要有一点钱就可以活着,相比处处都是刺激的北京,这里少了很多躁动,有机会冷静的思考。因为这两个条件,就算环境、素质、教育糟糕,也可以忍受了。万幸,还有互联网,跟那些大城市里的好处不会脱节,眼界、思维,都还是开阔的。
  其实董全斌是抱着“想要打造中国的无印良品”之心,来到景德镇的。他试图率领一个团队,整合出一整套家居用品,而茶器,其实最初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套产品。事实上,在景德镇的头两年,这个努力一直在持续。
  2014年6月的日记里,董全斌写道:精品非常耗时耗工成品率极低,价格昂贵,而大路货太过粗糙。于是我们请来很好的师傅,与别人不同我们反而是规定了较低的数量,提高单价,把刻花等装饰的部分去掉,展示简洁的美感。这样一来师傅不赶单,成坯出乎意料的好,轻薄而有灵气,底部重心较厚,压手感明显,如作品一样……经过差不多六个月的调试,第一批寄托了期望,但并不完美的作品面世了。这时已超出预计三个月的时间。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想把这样一个理念坚持下去,只要有人喜欢这样的尝试就不会停止。
  长期跟董全斌有合作的茶业记者茶小隐(笔名)也曾经提到过,他们花了很长时间谋划过做好用不贵的茶器:“话说去年年底,他还兴冲冲给我打电话,说想好了用机器压模,手工精修,可降低成本。等我们去景德镇,又严肃宣布,机器压的,怎么都出不来韵味,还得全手工。这不,一只一只慢慢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