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3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热度:8908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中国做对了什么?经济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未来该怎么做?繁荣有何秘密?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徐远新作;系统探讨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40年发展逻辑和增长拐点;深入分析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机遇。 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城市有形和无形的巨大网络;综合乐个体和节点的力量;蕴藏着未来各种潜在的机会。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快速的工业化;为我国带来了近4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的制造业基地。下一步该怎么走?答案是从工业化到城市化。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路径的概括;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 作为历史的观察记录者;作为研究经济变迁和城市发展的学者;作者认为;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已经过去;中国要完成经济转型;就要让城市化接力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作者尽可能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梳理这40年的逻辑和拐点。作者指出;城市化接力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容器;未来的发展动能来自进一步的城市化;以及城市格局的进一步改善。 未来的精彩故事;都将围绕“城市化”这个主题发生。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2005年获得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任职于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和香港大学;2009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获首届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技进步奖”(2012)、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奖(2010-2012);徐建国老师的研究兴趣为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金融市场。
目录
自序 繁荣没有秘密
第一篇 绪论:中国城市化两部曲
第一章 从乡村到工厂,再到城市——中国城市化的两部曲
第二篇 中国经济寻找新动能
第二章 三个反超:数据中的经济动能转换
第三章 此消彼长:服务业经济悄然到来
第四章 房价分化的故事:房子不仅仅是房子
第三篇 浓缩的历史
第五章 极简改革开放史
第六章 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
第七章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经济结构的根源性特征
第四篇 理解城市:历史与现代的视角
第八章 城市:文明的坐标
第九章 城市:现代经济的载体
第十章 城市的骨骼、器官、细胞
第十一章 城市的本质:有机生命体
第五篇 城市的未来
第十二章 向城市聚集:永远的进行时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第六篇 结语
第十四章 新《土地承包法》折射的城乡中国的未来
第十五章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观察视角
附录1 增长与发展:理论概要
附录2 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后记 我为什么要研究城市?
致谢
精彩书摘
  自序 繁荣没有秘密
  1998年的时候,我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念书,导师是宋国青先生。当时先生参与一个项目,为发改委的“十五规划”出谋划策,带着一群学生做研究。先生平时话不多,可以说是惜字如金,动员会上还是讲了几句,引用了卢卡斯那句著名的话:一个人一旦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就很难思考其他的问题了。
  这句话,影响了我半生。经济增速每相差1个百分点,70年后收入就差一倍。对于千家万户而言,这是巨大的差别。从此,增长问题在我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这本书是我这20年来思考增长问题的一个阶段性的交代。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绩单,无疑是值得自豪的。十几亿人实现温饱,是这个国家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称为“奇迹”并不为过。需要探究的是,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是归结于历史的偶然、伟大人物的推动,还是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循的话,这些经验能复制吗?能指导未来吗?对其他国家有参考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