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美国陷阱》[42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美国陷阱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19-04-01
  • 热度:889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法国版孟晚舟事件”受害者出狱后亲述,揭秘美国通过“长臂管辖”、《反海外腐败法》等非经济手段打击商业对手的惊人内幕!隐秘的经济战争就在身边!当华为等中国高科技核心企业成为下一个围猎目标,我们该怎么办?
内容简介
  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因此被美国人“肢解”。而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这是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 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在2013年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入狱。获得自由后创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预防国际腐败为目的,提供战略与运营方面的合规咨询服务。马修·阿伦法国《新观察家》资深记者,曾担任法国广播电台综合台的记者,自始至终跟踪阿尔斯通事件。
目录
献给
题记
引言
1.打击
2.检察官
3.第一次开庭
4.怀亚特看守所
5.回忆
6.一通电话
7.他们把我忘了
8.斯坦
9.克拉拉
10.第二次开庭
11.监禁125年
12.起诉书
13.一切都能适应,看守所也一样
14.家人才是唯一的依靠
15.从怀亚特看美国司法
16.我的量刑指南
17.A囚室
18.阿尔斯通抛弃了我
19.重回纽黑文法院
20.证据
21.检察官的“环球巡游”
22.《反海外腐败法》
23.认罪协议
24.克拉拉探监
25.解雇
26.6个月过去了
27.全家出动
28.我有一份新工作
29.4月24日的宣告
30.与斯坦的真相时刻
31.通用电气的神话
32.皮洛士式胜利
33.通向自由
34.自由
35.重回法兰西
36.与马修·阿伦的会面
37.开口或缄默
38.在股东大会上发飙
39.司法部检察官会议
40.阿尔斯通的认罪协议
41.面对议员的柏珂龙
42.最后的出售障碍
43.劳资调解委员会之战
44.无法容忍的敲诈
45.审判时刻
46.再度分离
47.再度入狱
48.暴力及非法买卖
49.国民议会调查
50.马克龙到访美国
51.终获自由
尾声
后记
附录
致谢
人名索引
本书译者团队
前言
  谁能想到,自2014年底,法国失去了对其众多核电站的部分控制权,受益者是美国人。
  我叫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身不由己地成为这场国家丑闻的核心人物。身为阿尔斯通前任高管,我对于这个涉及120多亿美元的惊悚剧的黑幕一清二楚。在很长时间里,我被迫保持沉默。今天,我决定和马修·阿伦一起将其曝光。
  2013年4月,因为一个腐败案件,我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在这笔交易中,我一分钱都没有拿,但却被美国当局关进监狱两年有余,其中有十几个月是在一座高度警戒的看守所中服刑的。
  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敲诈,目的是迫使阿尔斯通支付一笔美国史上从未开过的巨额罚款,并且将自己卖给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我的故事向大家昭示,美国是如何滥用法律和道德,将它们作为经济武器,向法国甚至欧洲发起一场秘密战争的。
  我们的大型企业(阿尔卡特、道达尔、兴业银行,等等)在一个接一个地遭受这样的攻击。近年来,这些跨国企业向美国财政部缴纳了超过140亿美元的罚款。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精彩书摘
  《美国陷阱》
  后记
  阿兰·朱耶
  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前情报总监,经济情报前高级负责人,法国经济情报研究院院长
  经历过法国巴黎银行一案、道达尔一案的新闻,这场发生在阿尔斯通与美国司法部之间的纠纷,引发了新闻界的广泛评论与质疑。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了由议员参加的调查委员会,试图查明法国是怎样将“工业明珠”拱手让给美国的。阿尔斯通首席执行官一边发表一些带有安抚意味的声明,一边还在不停地揭露他人,他声称有一场针对他个人的阴谋活动。的确,在整幅事件拼图中,我们还缺少很多碎片。因为无论是阿尔斯通的管理层,还是通用电气的管理层,都在回避向各自的董事会和法国的调查委员会披露全部细节。阿尔斯通犯下了错误,而且正如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那样,它罔顾危险、一错再错,这令我们万分痛心。
  读了这本书,我们会更加容易理解,阿尔斯通管理层为何如此畏畏缩缩,因为需要他们承认的,恰恰是他们不可能承认的。当他们意识到,因向外国公职人员行贿或共谋行贿而有可能被检方起诉时,有些人便试图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保全自己。
  然而现实却是,十几年来,欧洲企业一直是美国司法部的打击对象。这些企业不仅被处以天价罚单,还被置于美国的“监管”之下——美国并不满足于将巨额罚款收入囊中,它们还想在未来数年里,在这些企业内部强行安插“督察”。
  这群“督察”由美国人任命,却要由法国公司支付薪水,其职责就是确保公司遵守合规制度。只是,这些制度虽然符合大西洋彼岸的标准,却未必和法国的企业道德观一致,更不用说法国的总体道德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期待,随着《萨潘第二法案》的出台,在深入打击腐败行为的同时,法国的企业也能受到保护,逐步使局面步入正轨。
  读过这本书后,法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管理者便能掌握相关知识,真正理解美国为了赢得胜利、实现本国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方法与手段。事实上,通过颁布一系列法案,美国已经逐步拓宽了反腐败的斗争范围和斗争内容。美国凭借自己的情报机构,发动了战争机器,可以起诉任何不遵守美国单方面法规的人。的确,依靠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技术,美国作为“世界警察”,行动更加方便!
  诚然,任何人都不能无视法律。但在反腐败斗争方面,美国法律具有域外管辖权的特点,这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尤其是考虑到这种域外管辖权并不对等,国际上许多法学家都认为,这属于滥用司法权,强制执行。不仅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是这样,在其他问题上也是这样。正如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所说,面对所有优先从美国的对手那里购买军火的人、面对所有想要和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做生意的人,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会毫不犹豫地对其加以制裁。
  面对这样一套倚仗军事实力、司法武器和信息技术的帝国主义逻辑,其他国家没有反抗的余地:要么屈服,要么合作,要么消失。面对美国的这种行径,我们必须放弃幻想,着眼现实。我们只有敌人、对手和伙伴。我们所处的环境,既非小布什总统说的“硬实力”,也非克林顿总统说的“巧实力”,更非奥巴马总统说的“软实力”。我们正处于美国“韧实力”的控制下,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对此,法国政府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居然毫无反抗手段,这正常吗?难道我们已经变得如此弱小?忍辱负重、退缩不前难道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的经历,和他用精妙笔法讲述的这一切,其意义胜过一部小说,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21世纪的真实案例。但愿皮耶鲁齐的噩梦就此终止,如果其他法国企业仍然对此不以为然,对国际竞争的残酷现状视若不见,对某些国家的行径置若罔闻,那么这些企业依旧会任人宰割。但愿这本书能让它们睁开双眼,开始思考。只有这样,皮耶鲁齐遭受的苦难才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