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社会科学方法论》[2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社会科学方法论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6-01
  • 热度:9197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方法论》旨在吸收方法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为读者弄清如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本书涉及如何选择和使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但重点不在具体方法上,而在于如何设计和从事不同类型的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探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概念内涵,强调了社会研究的性质和特点,阐发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以理论与数据为主线,突出了社会理论、研究范式、研究工具、研究设计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素,揭示了理论检验与理论建构这两种基本研究取向。最后对混合方法研究这个新的方法论取向进行了论述。本书主要适用于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可以用作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 绪论
第一节 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一、本体论
二、认识论
三、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和特点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第三节 方法论整体主义和方法论个体主义
一、方法论整体主义
二、方法论个体主义
第四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萌芽时期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时期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成熟时期
四、社会科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时期
五、小结
第五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其他方法
一、哲学方法论
二、一般科学方法
三、自然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
四、具体学科方法
第六节 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第七节 本书的目标和结构
一、本书的目标
二、为什么要使用本书
三、本书的结构
本章小结
2 科学的性质
第一节 科学与非科学
一、信息、知识与科学
二、常识与科学
三、“伪科学”与科学
第二节 科学的预设和本质
一、科学的预设
二、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三、科学的基本主张
四、围绕科学基本主张的争论
五、科学的局限
第三节 科学群体
一、科学群体的含义
二、科学群体规范
三、科学群体的精神气质
第四节 科学解释
一、演绎—规律性解释
二、或然性解释
三、功能性解释
四、发生性解释
本章小结
3 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一节 科学体系中的社会科学
一、科学与社会科学
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三、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未来
一、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范围
一、社会科学的领域
二、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
本章小结
4 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第一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目的
一、描述
二、探索
三、解释
四、预测
五、评估
第三节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常见错误
一、简化论
二、过度概括
三、层次谬误
四、选择性观察
五、过早妄下断言
六、光环效应
七、赌徒谬误
第四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
一、研究者伦理
二、研究对象的伦理
三、研究资助者的伦理
本章小结
5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主体和客体
一、主体的含义
二、客体的含义
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第二节 主位和客位
一、主位和客位的界定
二、主位和客位的优缺点
第三节 客观性与价值观
一、客观性维度
二、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
三、价值观的含义
四、社会研究中的价值观
第四节 解释水平
一、科学解释
二、解释的层次
第五节 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含义
二、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第六节 抽象程度
一、抽象的含义
二、抽象的层次性
三、抽象与操作化
本章小结
6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
第一节 理论的含义
一、理论的定义
二、理论的结构
第二节 “好”的理论的标准
一、解释数据的能力
二、逻辑的自洽性
三、可检验性
四、表述的简约性
五、预测的准确性
第三节 理论的类型
一、定量理论和定性理论
二、描述性理论、类比性理论和基础性理论
三、微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宏观理论
第四节 理论检验与理论建构
一、理论检验
二、理论建构
第五节 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7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第一节 范式的含义
一、范式的定义
二、社会研究范式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特点
第三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一、实证主义
二、结构功能主义
三、冲突论
四、符号互动论
五、阐释主义
六、批判理论
七、后现代主义
本章小结
8 社会科学研究工具
第一节 一般研究工具概述
第二节 作为研究工具的人类思维
一、演绎
二、归纳
三、批判性思维
第三节 作为研究工具的语言
一、日常语言
二、学术语言
三、语言技能
第四节 作为研究工具的电脑
一、电脑硬件
二、电脑软件
三、互联网
第五节 作为研究工具的测量技术
一、测量技术
二、测量层次
三、量表与指数
四、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第六节 作为研究工具的图书馆
一、过去的图书馆
二、现代的图书馆
三、信息来源
本章小结
9 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概述
一、什么是研究设计
二、研究设计的类型
第二节 横向设计
一、横向设计的特点
二、横向设计的类型
第三节 纵向研究设计
一、纵向设计的要素
二、纵向设计的类型
三、小结
第四节 个案设计
一、什么是个案设计
二、个案设计类型
第五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含义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三、实验设计的实施方式
本章小结
10 社会科学研究过程
第一节 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概述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选择
一、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
二、将感兴趣的题目变成研究问题
三、初学者选题中的常见错误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目的
二、文献综述的主要步骤
三、怎样才算是好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设计研究方案
一、研究设计的主要任务
二、好的研究设计特征
第五节 收集数据
一、抽样的策略
二、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六节 分析数据
一、定量数据分析
二、定性数据分析
第七节 解释结果和报告成果
一、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二、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三、报告写作的要领
本章小结
11 理论检验的研究:定量方法论
第一节 作为理论检验的定量研究
一、理论检验的研究
二、定量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定量研究的预设和历史
一、定量研究的预设
二、定量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实验方法
三、准实验方法
第四节 定量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
二、效度
第五节 对定量研究的批评
本章小结
12 理论建构的研究:定性方法论
第一节 作为理论建构的定性研究
一、理论建构的研究
二、定性研究的定义
三、定性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定性研究的由来和发展
一、定性研究在西方的发展
二、定性研究的历史分期
三、定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定性研究方法
第四节 对定性数据的分析
第五节 好的定性研究的标准
一、研究准备阶段
二、资料收集和分析阶段
三、研究成果的撰写阶段
本章小结
1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论
第一节 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和含义
第二节 混合方法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一、形成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二、范式争论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三、程序发展期(20世纪80—90年代)
四、加速发展时期(2000年以后)
第三节 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
一、三角互证设计
二、嵌入式设计
三、解释性设计
四、探究性设计
第四节 混合方法研究的未来发展
本章小结
附录一:人名索引
附录二: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