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4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 热度:903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它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以青少年的需要为起点,通过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各种价值、理念、方法和技巧,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自由的发展,帮助他达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本书探讨了青少年各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需求,讨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各种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现状和相关政策,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规律,探索中国青少年工作专业化建设的道路。
作者简介
  陆士桢,教授,历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会长,社会保障30人论坛成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等职;有《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等多种编著出版,主持“中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宋庆龄樟树奖、香港首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等奖项,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社工人物、北京市名师等称号;在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志愿服务及青少年儿童研究等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
  
  王玥,香港中文大学博士。2002年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学士学位,同年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专门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青少年的界定
第二节 “青少年”的历史
第三节 青少年的权利
第四节 关于青少年观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要素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
第三章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第一节 青少年生理发展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第三节 几个特别要素的发展
第四章 青少年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生理学相关理论
第二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第三节 社会学相关理论
第四节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第五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整合与运用
第五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一节 青少年个案工作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工作
第三节 青少年社区工作
第六章 青少年福利和青少年福利政策
第一节 青少年福利的概念与含义
第二节 青少年福利政策
第三节 我国的青少年福利政策
第七章 宏观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宏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青少年福利行政
第八章 青少年社会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青少年问题的表现
第三节 各国青少年生存发展问题概况
第九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上)
第一节 学校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二节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三节 企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四节 儿童青少年医务社会工作服务
第十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下)
第一节 贫困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二节 残疾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三节 流浪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四节 留守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五节 犯罪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六节 其他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第十一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管理、研究和评估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评估
参考书目
前言
  自2014年起,随着《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和落实,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在给社会工作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向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社会工作》一书自2005年面世以来,受到国内同仁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并于2010年在印刷七次的基础上再版。在此期间,众多高校将其采纳为课程教材,一批研究者和一线工作者也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工具。欣喜之余,我们也愈加感到责任重大。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中的很多内容和一些观点已经不适应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急需更新和改进。尽早将符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专业发展现实需要的教材送到各位同仁和学生手中,始终是我们的一份牵挂。此时,开始对教材的第2版进行修订,是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和青少年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书更新了第2版中的相关内容,将章节顺序按照概述、理论、方法、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管理、评估、研究的思路加以调整;对原来的一些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或修改,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及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做了补充和修订。具体如下。
  前五章为基础内容:
  第一至第五章基本内容不变,对历代领导人青少年观的部分加以补充。
  第六章、第七章为宏观部分的内容:
  其中,第六章是“青少年福利和青少年福利政策”,对我国现行与青少年相关的福利政策尤其是与青少年救助和保护有关的政策做了适当补充,加入了如新出台的《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规定性内容,并着重分析了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八至第十章为微观部分的内容:
  其中,将第九章和第十章从逻辑结构上做了调整,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按照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重新进行划分。在原来第九章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发生的场域划分为学校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企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和儿童青少年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四类,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将第十章按照矫治性和发展性的标准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分类,以尽可能地保证青少年社会工作分类的准确性。
  对第十一章做了适当修订。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工作专业化也在进一步推进,急需“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内容,此次也针对这一部分做了补充和修订。
  第3版保留了第1版和第2版的基础结构和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在第四章中增加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整合与运用”,相比第2版,第3版更加注重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专业实务相结合,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相关内容的体现也更加具体和生动。
  在上一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漆光鸿老师所做全面修订的基础上,社会工作学院研究生孙浩然协助我做了此次修订工作,参与修订了第一章、第六章、第九章至第十一章的相关内容。我主持并对全稿进行了审读和定稿。
  此书主要用作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也可用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及实务领域。
  时间紧迫,加之能力有限,书稿不免存在不足与不成熟的地方,还望各位同仁和读者不吝指正。愿本书继续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及服务事业特别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及服务事业贡献力量!
  陆士桢
  2017年1月
  
精彩书摘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普遍的福利形式,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实施方法。社会福利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实物发放形式、现金给付形式、人力服务形式和法定授权等形式。从社会福利的给予方式上可以分为社会福利形式、公共福利形式、个人福利形式和市场福利形式。从社会福利的福利范围可以分为六大部分:国民教育、公共住房、国民卫生与保健、社会保障与救助、就业协助与失业保险、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上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社会福利的萌芽时期,福利形式是非常有限的,主要集中于实物发放和现金给付上,而社会福利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育出其他更多的形式,在物质产品的发放上,除了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还有很多的介于二者中间的其他形式,诸如食物券、粮油补贴券等,有效地弥补了实物发放和现金给予两种方式的缺陷。在非物质产品的提供上,更是产生了多种形式,比如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就业与择业指导、社区服务等。
  社会福利的给予方式,也经历着一些变化。传统社会中的福利给予主要通过个人福利和宗教福祉的形式;工业社会以来,福利给予主体转向了国家和社会;后工业社会以来,国家和政府把一部分责任和权利让渡给了市场,由市场来生产、组织、传递和配置福利资源和福利产品,国家和政府主要以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提供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配置外。特别是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使得市场与政府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社会福利的福利范围也在不断扩展,由原来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向不同的方向扩展,有了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医疗卫生保障、公共义务教育体系、公共住房补贴和政府公屋等保障措施,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等等。
  社会福利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福利体制,尽管各个国家的福利情况很不相同,但是,社会福利体系化的趋势是相同的。社会福利产品的生产、组织、传递、发放和配置成为一套有组织、有系统的制度、战略和措施。在社会科学中,也有了关于社会福利的生产、组织、传递和配置过程的专门研究,以及对不同国家和社会的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的专门的社会福利学科。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