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Redis设计与实现》[46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Redis设计与实现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6-18
  • 热度:854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了 Redis 内部运行机制;

  图示丰富,描述清晰,并给出大量参考信息,是NoSQL数据库开发人员案头必备;

  包括大部分Redis单机特征,以及所有多机特性。

内容简介

  《Redis设计与实现》对Redis的大多数单机功能以及所有多机功能的实现原理进行了介绍,展示了这些功能的核心数据结构以及关键的算法思想。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Redis的内部构造以及运作机制,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更高效地使用Redis。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数据结构与对象”介绍了Redis中的各种对象及其数据结构,并说明这些数据结构如何影响对象的功能和性能。第二部分“单机数据库的实现”对Redis实现单机数据库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数据库、RDB持久化、AOF持久化、事件等。第三部分“多机数据库的实现”对Redis的Sentinel、复制(replication)、集群(cluster)三个多机功能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独立功能的实现”对Redis中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涉及发布与订阅、事务、Lua脚本、排序、二进制位数组、慢查询日志、监视器等。

作者简介

  黄健宏,软件开发者,他喜欢函数式编程,热爱开源软件。出于对数据库的强烈兴趣,他开始阅读和分析 Redis 源代码,并对 Redis 2.6 和 Redis 3.0 的源代码进行了详细注释。他翻译并维护着 Redis 中文文档网站 www.RedisDoc.com ,编写了 OORedis 库。除此之外,他还是《Redis in Action》一书的译者。


目录
Redis设计与实现

前言
致谢
第1章 引言
1.1 Redis版本说明
1.2 章节编排
1.3 推荐的阅读方法
1.4 行文规则
1.5 配套网站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与对象
第2章 简单动态字符串
2.1 SDS的定义
2.2 SDS与C字符串的区别
2.3 SDS API
2.4 重点回顾
2.5 参考资料
第3章 链表
3.1 链表和链表节点的实现
3.2 链表和链表节点的API
3.3 重点回顾
第4章 字典
4.1 字典的实现
4.2 哈希算法
4.3 解决键冲突
4.4 rehash
4.5 渐进式rehash
4.6 字典API
4.7 重点回顾
第5章 跳跃表
5.1 跳跃表的实现
5.2 跳跃表API
5.3 重点回顾
第6章 整数集合
6.1 整数集合的实现
6.2 升级
6.3 升级的好处
6.4 降级
6.5 整数集合API
6.6 重点回顾
第7章 压缩列表
7.1 压缩列表的构成
7.2 压缩列表节点的构成
7.3 连锁更新
7.4 压缩列表API
7.5 重点回顾
第8章 对象
8.1 对象的类型与编码
8.2 字符串对象
8.3 列表对象
8.4 哈希对象
8.5 集合对象
8.6 有序集合对象
8.7 类型检查与命令多态
8.8 内存回收
8.9 对象共享
8.10 对象的空转时长
8.11 重点回顾
第二部分 单机数据库的实现
第9章 数据库
9.1 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9.2 切换数据库
9.3 数据库键空间
9.4 设置键的生存时间或过期时间
9.5 过期键删除策略
9.6 Redis的过期键删除策略
9.7 AOF、RDB和复制功能对过期键的处理
9.8 数据库通知
9.9 重点回顾
第10章 RDB持久化
10.1 RDB文件的创建与载入
10.2 自动间隔性保存
10.3 RDB文件结构
10.4 分析RDB文件
10.5 重点回顾
10.6 参考资料
第11章 AOF持久化
11.1 AOF持久化的实现
11.2 AOF文件的载入与数据还原
11.3 AOF重写
11.4 重点回顾
第12章 事件
12.1 文件事件
12.2 时间事件
12.3 事件的调度与执行
12.4 重点回顾
12.5 参考资料
第13章 客户端
13.1 客户端属性
13.2 客户端的创建与关闭
13.3 重点回顾
第14章 服务器
14.1 命令请求的执行过程
14.2 serverCron函数
14.3 初始化服务器
14.4 重点回顾
第三部分 多机数据库的实现
第15章 复制
15.1 旧版复制功能的实现
15.2 旧版复制功能的缺陷
15.3 新版复制功能的实现
15.4 部分重同步的实现
15.5 PSYNC命令的实现
15.6 复制的实现
15.7 心跳检测
15.8 重点回顾
第16章 Sentinel
16.1 启动并初始化Sentinel
16.2 获取主服务器信息
16.3 获取从服务器信息
16.4 向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发送信息
16.5 接收来自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频道信息
16.6 检测主观下线状态
16.7 检查客观下线状态
16.8 选举领头Sentinel
16.9 故障转移
16.10 重点回顾
16.11 参考资料
第17章 集群
17.1 节点
17.2 槽指派
17.3 在集群中执行命令
17.4 重新分片
17.5 ASK错误
17.6 复制与故障转移
17.7 消息
17.8 重点回顾
第四部分 独立功能的实现
第18章 发布与订阅
18.1 频道的订阅与退订
18.2 模式的订阅与退订
18.3 发送消息
18.4 查看订阅信息
18.5 重点回顾
18.6 参考资料
第19章 事务
19.1 事务的实现
19.2 WATCH命令的实现
19.3 事务的ACID性质
19.4 重点回顾
19.5 参考资料
第20章 Lua脚本
20.1 创建并修改Lua环境
20.2 Lua环境协作组件
20.3 EVAL命令的实现
20.4 EVALSHA命令的实现
20.5 脚本管理命令的实现
20.6 脚本复制
20.7 重点回顾
20.8 参考资料
第21章 排序
21.1 SORT<key>命令的实现
21.2 ALPHA选项的实现
21.3 ASC选项和DESC选项的实现
21.4 BY选项的实现
21.5 带有ALPHA选项的BY选项的实现
21.6 LIMIT选项的实现
21.7 GET选项的实现
21.8 STORE选项的实现
21.9 多个选项的执行顺序
21.10 重点回顾
第22章 二进制位数组
22.1 位数组的表示
22.2 GETBIT命令的实现
22.3 SETBIT命令的实现
22.4 BITCOUNT命令的实现
22.5 BITOP命令的实现
22.6 重点回顾
22.7 参考资料
第23章 慢查询日志
23.1 慢查询记录的保存
23.2 慢查询日志的阅览和删除
23.3 添加新日志
23.4 重点回顾
第24章 监视器
24.1 成为监视器
24.2 向监视器发送命令信息
24.3 重点回顾
媒体评论
  这本书描述的知识点很丰富,覆盖很全,里面提到特性较多,有不少我们也没用过:) 每个命令内部的机制的介绍很不错,很多估计也是首次有详细文档介绍。
  ——杨卫华(@TimYang)新浪微博技术总监

  近几年Redis以其高性能、高灵活性的优点,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很多人在使用Redis时,仅仅还是停留在比较表层的功能性认识,缺乏对内部机制原理的深入理解。本书是huangz同学长期对Redis源码的阅读心得结晶,书中对Redis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讲解,将复杂的原理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大家解构和讲解,强烈推荐给每一位Redis的使用者阅读。
  —— iammutex,NoSQLFan站长,乐视网技术经理

  Redis 是近些年来特别火爆的 NoSQL 之一。纵观中外各种书籍还没有一本能对 Redis 内部进行深入剖析,《Redis 设计与实现》可谓开此先河。常和作者在网上交流,知道作者为这本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本书行文流畅,思路清晰,详细地介绍了 Redis 源码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想学习 NoSQL、网络编程的初学者,还是源码控的进阶者,本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 阮若夷,支付宝高级专家
前言
  前言
  时间回到2011年4月,当时我正在编写一个用户关系模块,这个模块需要实现一个“共同关注”功能,用于计算出两个用户关注了哪些相同的用户。
  举个例子,假设huangz关注了peter、tom、jack三个用户,而john关注了peter、tom、bob、david四个用户,那么当huangz访问john的页面时,共同关注功能就会计算并打印出类似“你跟john都关注了peter和tom”这样的信息。
  从集合计算的角度来看,共同关注功能本质上就是计算两个用户关注集合的交集,因为交集这个概念是如此的常见,所以我很自然地认为共同关注这个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但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所使用的关系数据库并不直接支持交集计算操作,要计算两个集合的交集,除了需要对两个数据表执行合并(join)操作之外,还需要对合并的结果执行去重复(distinct)操作,最终导致交集操作的实现变得异常复杂。
  是否存在直接支持集合操作的数据库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在搜索引擎上面进行查找,并最终发现了Redis。在我看来,Redis正是我想要找的那种数据库——它内置了集合数据类型,并支持对集合执行交集、并集、差集等集合计算操作,其中的交集计算操作可以直接用于实现我想要的共同关注功能。
  得益于Redis本身的简单性,以及Redis手册的详尽和完善,我很快学会了怎样使用Redis的集合数据类型,并用它重新实现了整个用户关系模块:重写之后的关系模块不仅代码量更少,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之前需要使用一段甚至一大段SQL查询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只需要调用一两个Redis命令就能够实现了,整个模块的可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自此之后,我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里面使用Redis,与此同时,我对Redis的内部实现也越来越感兴趣,一些问题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比如:
  ·Redis的五种数据类型分别是由什么数据结构实现的?
  ·Redis的字符串数据类型既可以存储字符串(比如“hello world”),又可以存储整数和浮点数(比如10086和3.14),甚至是二进制位(使用SETBIT等命令),Redis在内部是怎样存储这些值的?
  ·Redis的一部分命令只能对特定数据类型执行(比如APPEND只能对字符串执行,HSET只能对哈希表执行),而另一部分命令却可以对所有数据类型执行(比如DEL、TYPE和EXPIRE),不同的命令在执行时是如何进行类型检查的?Redis在内部是否实现了一个类型系统?
  ·Redis的数据库是怎样存储各种不同数据类型的键值对的?数据库里面的过期键又是怎样实现自动删除的?
  ·除了数据库之外,Redis还拥有发布与订阅、脚本、事务等特性,这些特性又是如何实现的?
  ·Redis使用什么模型或者模式来处理客户端的命令请求?一条命令请求从发送到返回需要经过什么步骤?
  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再次在搜索引擎上面进行查找,可惜的是这次搜索并没有多少收获:Redis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软件,对它的最好介绍就是官方网站上面的文档,但是这些文档主要关注的是怎样使用Redis,而不是介绍Redis的内部实现。另外,网上虽然有一些博客文章对Redis的内部实现进行了介绍,但这些文章要么不齐全(只介绍了Redis中的少数几个特性),要么就写得过于简单(只是一些概述性的文章),要么关注的就是旧版本(比如2.0、2.2或者2.4,而当时的最新版已经是2.6了)。
  综合来看,详细而且完整地介绍Redis内部实现的资料,无论是外文还是中文都不存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决定自己动手注释Redis的源代码,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通过写博客的方式与其他Redis用户分享我的发现。在积累了七八篇Redis源代码注释文章之后,我想如果能将这些博文汇集成书的话,那一定会非常有趣,并且我自己也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于是我在2012年年末开始创作《Redis设计与实现》,并最终于2013年3月8日在互联网发布了本书的第一版。
  尽管《Redis设计与实现》第一版顺利发布了,但在我的心目中,这个第一版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说,因为第一版是我边注释Redis源代码边写的,如果有足够时间让我先完整地注释一遍Redis的源代码,然后再进行写作的话,那么书本在内容方面应该会更为全面。
  ·又比如说,第一版只介绍了Redis的内部机制和单机特性,但并没有介绍Redis多机特性,而我认为只有将关于多机特性的介绍也包含进来,这本《Redis设计与实现》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就在我考虑应该何时编写新版来修复这些缺陷的时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吴怡编辑来信询问我是否有兴趣正式地出版《Redis设计与实现》,能够正式地出版自己写的书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找不到任何拒绝这一邀请的理由,就这样,在《Redis设计与实现》第一版发布几天之后,新版《Redis设计与实现》的写作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
  从2013年3月到2014年1月这11个月间,我重新注释了Redis在unstable分支的源代码(也即是现在的Redis 3.0源代码),重写了《Redis设计与实现》第一版已有的所有章节,并向书中添加了关于二进制位操作(bitop)、排序、复制、Sentinel和集群等主题的新章节,最终完成了这本新版的《Redis设计与实现》。本书不仅介绍了Redis的内部机制(比如数据库实现、类型系统、事件模型),而且还介绍了大部分Redis单机特性(比如事务、持久化、Lua脚本、排序、二进制位操作),以及所有Redis多机特性(如复制、Sentinel和集群)。
  虽然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了解Redis内部实现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好奇心:通过了解Redis的内部实现,理解每一个特性和命令背后的运作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使用Redis,避开那些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的陷阱。我衷心希望这本新版《Redis设计与实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Redis,并成为更优秀的Redis使用者。
  本书的第一版获得了很多热心读者的反馈,这本新版的很多改进也来源于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我将继续在www.RedisBook.com设置disqus论坛(可以不注册直接发贴),欢迎读者随时就这本新版《Redis设计与实现》发表提问、意见、建议、批评、勘误,等等,我会努力地采纳大家的意见,争取在将来写出更好的《Redis设计与实现》,以此来回报大家对本书的支持。
  黄健宏(huangz)
  2014年3月于清远
精彩书摘
  本书对Redis的大多数单机功能以及所有多机功能的实现原理进行了介绍,力图展示这些功能的核心数据结构以及关键的算法思想。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Redis的内部构造以及运作机制,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也更高效地使用Redis。
  为了让本书的内容保持简单并且容易读懂,本书会尽量以高层次的角度来对Redis的实现原理进行描述,如果读者只是对Redis的实现原理感兴趣,但并不想研究Redis的源代码,那么阅读本书就足够了。
  另一方面,如果读者打算深入了解Redis实现原理的底层细节,本书在RedisBook.com提供了一份带有详细注释的Redis源代码,读者可以先阅读本书对某一功能的介绍,然后再阅读该功能对应的实现代码,这有助于读者更快地读懂实现代码,也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该功能的实现原理。
  本书是基于Redis 2.9——也即是Redis 3.0的开发版来编写的,因为Redis 3.0的更新主要与Redis的多机功能有关,而Redis 3.0的单机功能则与Redis 2.6、Redis 2.8的单机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本书的内容对于使用Redis 2.6至Redis 3.0的读者来说应该都是有用的。
  另外,因为Redis通常都是渐进地增加新功能,并且很少会大幅地修改已有的功能,所以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对于Redis 3.0之后的几个版本来说,应该也是有用的。
  本书由“数据结构与对象”、“单机数据库的实现”、“多机数据库的实现”、“独立功能的实现”四个部分组成。
  Redis数据库里面的每个键值对(key-value pair)都是由对象(object)组成的,其中:
  ·数据库键总是一个字符串对象(string object);
  ·而数据库键的值则可以是字符串对象、列表对象(list object)、哈希对象(hash object)、集合对象(set object)、有序集合对象(sorted set object)这五种对象中的其中一种。
  比如说,执行以下命令将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键为字符串对象,值也为字符串对象的键值对:
  redis>SET msg "hello world"
  OK
  而执行以下命令将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键为字符串对象,值为列表对象的键值对:
  (integer) 5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对以上提到的五种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介绍,剖析这些对象所使用的底层数据结构,并说明这些数据结构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对象的功能和性能的。
  本书的第二部分对Redis实现单机数据库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9章“数据库”对Redis数据库的实现原理进行了介绍,说明了服务器保存键值对的方法,服务器保存键值对过期时间的方法,以及服务器自动删除过期键值对的方法等等。
  第10章“RDB持久化”和第11章“AOF持久化”分别介绍了Redis两种不同的持久化方式的实现原理,说明了服务器根据数据库来生成持久化文件的方法,服务器根据持久化文件来还原数据库的方法,以及BGSAVE命令和BGREWRITEAOF命令的实现原理等等。
  第12章“事件”对Redis的文件事件和时间事件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