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宇宙的裂缝:一位禅修者的科学观》[57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宇宙的裂缝:一位禅修者的科学观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 热度:9191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海报:

  ●新浪名博“愚主_张晓峰”作品

  ●关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的思考,特别是对于中医、量子力学等方面的探索已引起诸多专业期刊的强烈关注

内容简介
  

《宇宙的裂缝:一位禅修者的科学观》,一位修禅者的科学思考,深入揭示宇宙的真相、生命的意义、生死的玄机、存在的概念、灵性的含义、时空的特质、自由的奥妙、快乐的本质及物质VS精神等;解密量子力学、相对论、易经、中医、心理学、哲学及催眠术等。其中,关于社会、科技、历史及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张晓峰,新浪名博,修禅者,心理咨询师,致力于社会科学及生命科学的思考与践行。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我是谁
导读
壹 真理的含义
贰 宇宙的真相
一、宇宙的根本
二、存在与空性:“一”和“多”的关系
三、生命哲学中的本源
四、天人合一的本质
五、感知觉在认识宇宙中的位置
六、物质是感觉的特殊方式?
七、物质和意识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
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九、物质和精神意识能否转变呢?
十、时间的特质
十一、时空可以转化吗?
十二、感应的世界
十三、内心与外物
十四、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差别
十五、不同躯体里相同的“灵魂”
十六、宇宙是如何产生的?
十七、为什么“一点”就是宇宙?
十八、宇宙的规律——变化中的关联
十九、“存在”的目的——虚无
二十、生命在任何一处
二十一、宇宙的终极——和谐
叁 和谐的世界文化
一、西方文化
二、东方文化
三、巫术和神秘文化
肆 生命的种子——元意识
一、人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二、元意识
伍 道德的实质
陆 哲学和生活
柒 自由快乐痛苦
捌 向死而生
玖 生命的意义
拾 如何改变命运
拾壹 佛文化
拾贰 修道与静坐
拾叁 另解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拾肆 《易经》探源
拾伍 解析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拾陆 中医的玄机
拾柒 相学、“八字”和风水
后记
前言
  前言 我是谁
  是人总不会纯粹,是人总想纯粹,我只是那个稍微纯粹的傻子!
  总是幻想自己在惨烈的战场中,挥着刺刀生死相搏,血肉模糊但依旧咬牙厮杀,最终一只长矛刺穿我的胸膛……没有疼痛,没有眼泪,没有遗憾。
  总想站在世界的讲台上,激情澎湃地将宇宙的终极全部解开,为纯粹的解放奉献自己的一切。
  我本平凡,只是无意间尝试挑破宇宙的天机,或许这是一种悲哀。很多时候,我像唐·吉诃德一样,骑着老马,拿着破矛,一次又一次地冲锋和碰壁。
  知识带给我的只是责任和义务,且伴随着太多的烦恼。也经常恨自己的清醒,恨自己的刻苦,恨自己的执着。我渴望理性的质疑,更愿意接受有志之士的追问。
  我不想崇高,更不想伟大,只是尽心尽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我的存在就是召唤更多的思想者,一起去迎接宇宙的新时代。
  请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这本书吧,这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声呐喊,需要您的细心领会。知识不是绳索,无法拖着你前进;知识是智慧之光,可以照亮前程。
精彩书摘
  “真理”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话题,挺纳闷自己,为什么选择在开篇写这个,它太无趣,难以激起读者阅读的欲望,如果你不喜欢哲学的思考,请绕过它,我也觉得它忒不好玩,甚至想删除这篇文字,可是在脑稿中,真理这个概念是必须首先阐述的,写它最强大的理由是“破”和直觉。
  关于真理,许多思想家和哲人喋喋不休,脸红脖子粗地吵个不停,都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的一端。其实哪有什么真理呢?我非常同意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存在就是真理。宇宙的时空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谓的真理同样时时刻刻也在变化中,用一个恒定的概念去解释一个时刻变化的存在,只能是相对的认识。歌德的“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就是真理最好的注脚。
  当我们用真理的标准去探求一个问题时,真理就等同于提问,因为只有锁定了区间,才可能锁定相对真理。有人说,不是这样的,譬如数学定律总是恒定存在,那就是真理。呵呵,您忘记了,只有确定0到10这个数字规律时,数学的定律才会以真理的方式相对出现。我国古代曾经有类似“白马非马”、“鸡三足”、“飞箭不动”之类的哲思,这些都是没有答案的诡辩之术。道理很简单,人们在思考答案的时候会无意识中落入一个圈套,就是用已经确定的观念去论证另一个观念。在用给定的观念去思考或者解释时,答案已经丧失了。这样的冲突警示人们要有自己的认识坐标,答案是否准确和命题有关;同时也告诉我们无法去解决一件事的根本原因——人总是很固执,或者带着无意识的固执去思考一个问题。世人都在嘲笑盲人摸象里的盲人,可是盲人却可以真正地鄙视世人,人们并没有定义大象的标准,却用明眼人的视觉否定盲人真实的体验。孰是孰非,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人类的思维和哲学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征,就是首先会假设自己思维的合理或者个人哲学的完美,会假设必须有答案,会假设答案的唯一正确。就如有人常常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只要回答任何一个都是以偏概全。人的一只手伸出来,必须要回答一定是手心或者手背吗?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本身就是答案,存在的过程就是答案。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每个人的见识都是自己过去的体验,即使是谎言,那也是谎者的真理,在彼时彼刻,谎言才是最恰当的说法。自古文人相轻,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也是真理,只不过属于个人而已。一个人如果能彻底地去感同另一个人的过去,那么就可以理解这个人的一切所作所为。所谓真理总是存在两种状态,真理的本体和真理的形式。所有看到的都是真理,因为一切都是存在,都是真理的本体;可是一旦这个真理被复述,就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总是用真理的形式来表示真理的本体,只能说真理永远在追求和变化(世界上所有哲学文章都很难看懂,原因之一就是将真理的本体和形式混杂,哲学难就难在这里,糊涂也就糊涂在这里)。
  实际上,世间根本不存在静止的东西,又何来永恒的真理。请注意:真理只存在于有和无之间。人类总是一直追求真理,可是真理却从未出现,这说明什么?其一,人的大脑意识中有真理的存在;其二,不变的实相真理永远不存在。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