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这里曾经是汉朝(5):王莽篡汉》[3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这里曾经是汉朝(5):王莽篡汉

  •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5-01
  • 热度:907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作者研究多年 呕心完成这部通俗两汉史巨著。

  ★昊天牧云、罗杰等诚意推荐,千万网友疯狂追捧。

  ★宫斗、离间、喋血、嗜杀、阴谋、诡辩,一起围观这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内容简介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
  《这里曾经是汉朝5:王莽篡汉》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书中从王莽夺权写起,到东汉班超等人征服西域为止。王莽积数十年功力,终于成功篡权,建立新朝。然而,这个史上最为著名的集儒家学术大师及理想主义者为一体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热的复古主义,将国家推向了深渊。天下哗然,怨声四起,造反之声不绝于耳。刘氏宗族后裔以种田为业的刘秀,也加入了光复汉朝滚滚洪流,去寻找他那血腥的梦想。

作者简介
  月望东山,本名王月旺,70年代生人,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人,200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早年学诗,后写小说,现攻历史、文学,文字笔调诙谐,通俗易懂,对汉朝历史情有独钟,多年致力于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段历史,终以《这里曾经是汉朝》一书再现其原貌,完整呈现了汉朝四百年的兴旺与衰落。本书是目前为止最完整、最强悍、最通透的白话汉朝历史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夺权
一、尊号行动
二、政治打手
三、天意
四、汉朝第一伪娘
五、螳臂当车
六、日食
七、殉道
第二章 变局
一、最后的疯狂
二、东山再起
三、登峰造极
四、政治与婚姻
五、弑君
六、摄政
第三章 盗国
一、称帝
二、全民公敌
三、外患
四、顽固不化害死人
五、不是每个刘秀都有传说
六、造反是件大买卖
七、星星之火
第四章 换天
一、联兵
二、告急
三、成名之战
四、刘秀之秀
五、王莽末日
六、抉择
第五章 创业
一、别人的地盘,别人做主
二、绝地逢生
三、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四、会兵
五、大扫荡
六、登基
第六章 天下攻略
一、混乱的长安城
二、攻坚战
三、追杀赤眉
四、后院起火
五、东征
六、猛人耿
第七章 可怕的对手
一、两个极品敌人
二、马援
三、无须再忍
四、背叛的代价
五、破局
六、血染的葬礼
第八章 定风波
一、卷土重来
二、公孙述
三、疯狂
四、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第九章 梦幻
一、郁结
二、悲伤游戏
三、后宫是个大染缸
四、巅峰
五、好孩子和坏孩子
六、汉朝的富二代们
第十章 征服西域
一、伐北匈奴
二、窦氏集团发展简史
三、热血青年
四、不世功勋
五、猛将
六、勇敢的心
七、攻城
媒体评论

  ★月望东山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打开这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画卷,用生动明快的语言,演绎这一段曾经沉重得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的历史,读来轻松亲切,让我们觉得历史并不遥远。
  ——《说晋天下》作者 昊天牧云


  ★从未读过比这更丰满、好读的白话汉朝史。读得茶饭不思,只因为它的阅读快感一浪接一浪。汉朝历史的多面性和隐秘性,以及其中壮丽、沉痛、残酷的细节与情境,在作者平实、冷静的娓娓叙述中尽皆展现。
  ——《历史罪》作者 罗杰


  ★这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作品,获得成功理所当然。

  ——佚名读者

精彩书摘
  自上次王莽当众贬抑傅太后,说她不能与王太后平起平坐,到现在,这话还是傅太后心头的一块阴影。
  虽然王莽被赶走了,但是傅太后仍然很不爽。她知道,什么与王太后享受同等待遇都是假的,如果不把她头上“定陶”那两个字摘掉,别人打心眼里都不会对她认账。
  于是,傅太后和刘欣秘密策划,决定实施一次尊号行动,彻底从封国太皇太后过渡到中央太皇太后。
  然而,要想行动顺利推进,首先要争取三个人的支持与同意。这三个人,就是汉朝三公:丞相孔光、大司马师丹、大司空何武。可当刘欣反复揣摩着这三个名字时,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问号,这三个重量级筹码,最终会偏向皇帝吗?
  想搞定他们,似乎有点悬。
  一想到这儿,刘欣心里不踏实,傅太后心里也不踏实。这时刘欣不由得想到,既然这样,不如下一步险棋——把另类外戚傅喜召回来,争取他的支持。
  傅太后把傅喜打发回家后,挂名是养病,其实是让他面壁思过。所以,傅太后也没一棍子将傅喜否定,还给他保留着光禄大夫的工作。这招很高,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极为灵活自如。
  不久,大司空何武主动上书,给刘欣分析罢免傅喜的害处:傅喜才学盖世,功德远扬,在傅氏外戚当中,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傅喜能否回朝,关系到傅氏外戚有限公司能否做大做强的问题。冲着这点,你就应该赶快把他召回来。
  何武一番话,似乎拨醒了沉睡中的刘欣。于是乎,刘欣又让傅喜回来上班。
  傅喜是召回来了,他到底回心转意没,傅太后没底,刘欣也没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对傅喜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刘欣认为,要想傅喜强劲发声,让他替傅太后说话,就得先给他挪个好位。就目前而言,最好的位置,当然就是大司马了。那么傅喜要挪上大司马,师丹往哪里摆?
  其实这个问题,刘欣心里早就有底了。
  汉朝自有大司马一职以来,从来都是由外戚垄断。大司马主管宫廷内务,这个工作由外戚来做,肯定要比外人顺手。但是傅喜总是不识抬举,让傅太后不得不破了规矩,让师丹这个外人来担当。
  然而刘欣想来想去,按师丹目前的身份和实力,最适合他的不是大司马,而是大司空。既然那样,那何武往哪里摆?刘欣是这样想的,他没有位置留给何武了。既然摆不上,只有退而求其次——让他提前退休。
  换掉何武,刘欣早有此意。在他看来,何武这人,尽管被划归王莽集团,但他没有孔光的顽固,更没有王莽的骄傲。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像个狡猾的孩子,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事不该做,极为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