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品中国文人.3》[2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品中国文人.3

  • 出版社:北京中作华文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3-06-01
  • 热度:935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
  《品中国文人(3)》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
  《品中国文人(3)》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作者简介
  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
  主要论着:《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目录
曹操(三国155-220)建安诸子
蔡文姬(三国177?-239?)
王羲之(东晋303-361)王献之(东晋344-386)
谢灵运(东晋385--433)
王维(盛唐699?-761)
怀素(盛唐725?-785?)
鱼玄机(中唐844-868?)
岑参(中唐715-770)
主要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
  “品中国文人”不自刘小川始,刘的独创性在于现代性眼光与平民情怀,心理透视与笔墨才气之融会。
  ——着名评论家 雷达
  刘小川的风格兼有余秋雨和于丹两位老师的长处,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历史的奥秘,为我们写下了一部中国文人的心灵史。
  ——着名评论家、北大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小川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与向慕,执着地追问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的问题,是近年值得关注的文学收获。
  ——着名评论家、文学博士 李建军
  诗性是一个民族的核心隐秘,它不仅体现了人类追求完美的一种本能,还包含了更多的不可思议的能量。
  刘小川从古人身上看到的是时间之奥秘,是逼人的生命光辉,是无法言说的天地奇迹。且看作者议论和记叙的宛是这样一些人物: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旖旎的李煜……他们在天幕上永远闪烁,可是伸手指点这清澈这晖光的,却要是有心志有情怀的人。
  ——着名作家 张炜
精彩书摘
  皇权不松动就没有魏否风度。没有魏辫风度,衬亡没有卜羲之。朽法也是际会风云的东西,笔底波澜源自人世修炼与自然领悟。屯握之开源甚大,乃是中国书法的福份。书圣的青少年代,亲眼目睹豪门件的血雨肠腥风,摧肝裂肺成历练自袱之生于超级荞贵窝,自幼备受宠爱,没受过多少折磨他是来岁就认为自己的书法与父亲各有子秋。他写字才气横纵,穷尽笔墨之潇洒,羲之赞日:“咄咄巡人”王献之主歹桃叶姑娘的“婚外恋”宛转动人,传遍了石头城,留下着名的桃叶渡。
  汉字作为书写艺术,起于秦汉,盛于魏晋南北朝。
  秦汉数百年间,汉字主要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它自身变化的无穷可能性,尚未纳人士人的视野。换言之,汉字所蕴藏的美的可能性,尚未被揭示出来。司马迁一生恐怕写了几百万个汉隶方块字,却未闻他被称为书法家。我在《品中国文人》第一卷写司马迁时,倒是对他的书写风格有过无望的猜想。尤其当他受宫刑,含辱蓄恨写三千字的(报任安书》,那会是怎样的笔走龙蛇、横风疾雨?
  事实上,当时的文字书写还规定在汉隶、篆书的范式中。胸中再有风暴,下笔还是一笔一画地写。章草笔势只是偶尔露端倪。
  文字书写不能够满足情绪,故未能有大书法家面世。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