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学备览5(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5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国学备览5(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

  •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1-01
  • 热度:7849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
目录
简介:
水经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洛阳伽蓝记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贞观政要
原序
卷一 君道第一 凡五章
卷一 政体第二 凡十四章
卷二 任贤第三 凡八章
卷二 求谏第四 凡十一章
卷二 纳谏第五 凡十章
卷二 直谏 附 凡十章
卷三 君臣鉴戒第六 凡七章
卷三 择官第七 凡十一章
卷三 封建第八 凡二章
卷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凡四章
卷四 尊敬师傅第十 凡六章
卷四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凡七章
卷四 规谏太子第十二 凡四章
卷五 仁义第十三 凡四章
卷五 论忠义第十四 凡十四章
卷五 孝友第十五 凡五章
卷五 公平第十六 凡八章
卷五 诚信第十七 凡四章
卷六 俭约第十八 凡八章
卷六 谦让第十九 凡三章
卷六 仁恻第二十 凡四章
卷六 慎所好第二十一 凡四章
卷六 慎言语第二十二 凡三章
卷六 杜谗邪第二十三 凡七章
卷六 悔过第二十四 凡四章
卷六 奢纵第二十五 凡一章
卷六 贪鄙第二十六 凡六章
卷七 崇儒学第二十七 凡六章
卷七 文史第二十八 凡四章
卷七 礼乐第二十九 凡十二章
卷八 务农第三十 凡四章
卷八 刑法第三十一 凡八章
卷八 赦令第三十二 凡四章
卷八 贡赋第三十三 凡五章
卷八 辩兴亡第三十四 凡五章
卷九 征伐第三十五 凡十三章
卷九 安边第三十六 凡二章
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 凡四章
卷十 畋猎第三十八 凡五章
卷十 灾祥第三十九 凡四章
卷十 慎终第四十 凡七章
前言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是接触国学原典。中国传统学术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学”,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在西方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学术只有“六艺”、“诸子”、“经学”、“汉学”、“宋学”、“儒学”、“佛学”、“理学”等称谓。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学的出现,相对应的有了“中学”的概念;随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文化信仰也发生了危机,才有了“国学”的概念。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东京举办国学讲习会,并创办了《民报》。他在《民报》第七号所载的《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精彩书摘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绚;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睢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馀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