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手册》[29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手册

  •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01
  • 热度:880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桥梁管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对桥梁管养相关标准、规范原则性要求进行进一步补充、细化,编制成册,内容包括对桥梁的检测评估、日常养护、结构维护、养护管理,常见桥梁病害处治施工工艺五大板块。详细介绍桥梁经常性检查的部位、内容、方法、病害识别、病因判断、结果报告;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的内容;对已经判明原因的病害的整治方法。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篇 概述
1.概述
第二篇 养护篇
2.城市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
3.混凝土梁式桥梁上部结构养护
4.圬工及混凝土拱式桥上部结构养护
5.斜拉桥结构养护
6.悬索桥结构养护
7.钢结构桥梁结构养护
8.组合结构桥梁结构养护
9.桥面系养护
10.桥梁墩台养护
11.桥梁附属设施养护
12.城市桥梁机电设施管养
第三篇 管理篇
13.城市桥梁设施接收与移交管理
14.城市桥梁管养机构
15.桥梁养护工程管理
16.桥梁安全保护区管理
17.城市桥梁运营安全应急管理
18.资产管理
第四篇 养护维修工艺篇
19.城市桥梁病害养护维修常见工艺
附录
前言
  前言
  城市桥梁能否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长期安全、畅通。桥梁在服役期间的技术与安全状态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桥梁管理和养护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设计或施工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桥梁更需要精心呵护。城市桥梁管理和养护虽然已有规范、标准可以遵循,但因其存在诸多不足,其有效性仍显不够。为了使城市桥梁能够有效管养,确保桥梁的安全、完好状态,在《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99-2017)、《重庆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DB 50/231-2006)和《重庆市城市桥梁安全性评估规程》(2017修订版)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城投路桥管理有限公司多年从事桥梁管理的经验积累,编制本《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手册》。
  本手册编写单位
  由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城投路桥管理有限公司汇总资料并进行初编。
  由重庆市桥梁协会桥梁管养专委会组织专家完成书稿撰写、修订并负责技术性审核。
  本手册编制目的
  对管养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由公司自行承担的工作,做到工作内容清楚(有哪些工作要做)、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开展的程序)、管理有章可循、技术有案可鉴、问题有径可诉、结果有据可查。对管养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由公司监督执行(管理单位负责监督、验收,具体工作由外委单位承担)的工作,做到监督内容明了、验收内容清楚、验收方法明确、结果处理要求具体。
  本手册重点章节及内容要点
  (1)检测评估,解决按期检测(查)、识别病害、分析病因、结果报告的问题。内容要点:所管桥梁养护类别及养护等级逐座划分;各桥经常性检查、常规定期检测、结构定期检测的周期和计划;各种检查、检测的具体内容;经常性检查的部位、内容、方法、病害识别、病因判断、结果报告;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建议外委专业机构检测)的内容、验收和结果报告;结果处理:就已经判明原因的病害,如有处置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病害整治,如无单独的设计方案,可参考本手册罗列的成熟方案的病害处置工艺实施;对无法判明原因的病害,进行特殊检查后,请专业单位进行病害处置设计。
  (2)日常养护,就检测(查)发现的病害,一是已经明判病因,二是处置方案简单、明确,已有成熟处置方案的,可直接参考本手册维修工艺实施病害处置。
  (3)结构维护,就检(查)测发现的病害,需请设计单位进行病害处置方案设计,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实施病害处置,涉及本手册中相同处置工艺的,可参考执行。
  (4)养护管理,只写通用型管理规定,要求各管养单位制定适合于自身的个性化管理制度并按此执行。
  (5)常见桥梁病害处置施工工艺。
  本手册在现行标准基础上,将技术、管理要求和落地路径进一步明确,能够更好地指导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开展,确保城市桥梁安全营运。
精彩书摘
  1.1 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桥梁作为城市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尤其在需要跨越江河、沟谷以扩张的城市和需要立体交通以缓解交通拥堵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重庆被称为“山城”“江城”,因其在桥梁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获得“中国桥都”美誉,“出门见桥”已成为老百姓的习惯。大量建设桥梁,目的是改善交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由于桥梁是有设计使用寿命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病害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开展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不断维持和恢复桥梁健康状态,从而确保桥梁使用寿命。
  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专门的桥梁管理与养护机构开展专业的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和附属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完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保障桥梁安全畅通运营,维持优美桥梁景观,发挥城市桥梁对促进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应有的作用。
  1.2 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的基本要求
  城市桥梁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资产管理、安全管理、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和养护工程管理等方面;城市桥梁养护工作主要体现在检测评估和养护维修方面。城市桥梁养护工作是城市桥梁有效管理的基础。
  1.2.1 城市桥梁管理的基本要求
  要有效开展城市桥梁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十个到位”,这也是对城市桥梁管理的基本要求。
  1.认识到位。即通过对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相关现行有效法规、政策、规范、制度等的了解、学习,建立和强化桥梁管理与养护意识,进而自觉主动按照规定规范开展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并持续改进、创新。
  2.组织到位。即要根据桥梁管理与养护的需要设置有效的管理机构,明确必要岗位和岗位职责,确保全部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有人去做,有人负责。按照主要工作内容,需要设置与资产管理、安全管理、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和养护工程管理等职能相关的部门。
  3.人才到位。即根据各岗位的任职条件,选配满足要求的技术、管理人才,确保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根据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的特点,一般需要配置资产、工程、机电、安全、合同等相关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且人员素质足够胜任本岗位工作。根据国内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人才资源现状,结合企业人才流动态势,对于企业团队建设要采取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策略,因此,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对解决人才到位至关重要。
  4.条件到位。即根据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内容要求,设置或建立正常开展这些工作所必需的到达、观察、检查、监测等条件,确保工作质量。要完善或设置墩、梁、拱检查通道,确保需要检查的构件检查人员能够到达,确实无法近距离到达的,要配置观察设备。要完善或设置变形观测点。
  5.经费到位。即正常开展城市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所必需的经费要到位。
  6.信息到位。即要建立与城市桥梁安全、技术状态相关信息的收集、沟通、处置等制度和渠道,确保信息及时发现、顺畅沟通、及时处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桥梁结构、设施设备、通行车辆及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7.规范到位。即要在满足现行规范和公司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与城市桥梁管理和养护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确保桥梁管理与养护工作有序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