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外医学史》[33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中外医学史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热度:8948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以往侧重于中西医学史某一方面的内容已不能满足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需求,《中外医学史(新世纪第3版 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同时介绍中西医学史,对于认识两种医学的不同发展道路十分有益,有利于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找寻两者结合的切入点,使学生对我国医学的未来发展,特别是中西医学结合发展的方向有深入的思考。
  《中外医学史(新世纪第3版 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纵贯古今,上溯远古,下迄当代。中国医学史以两汉、宋金元、明清为重点,外国医学史以近现代医学为重点,对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历史在大致相当的时期予以并行介绍,既保持各自独立的发展线索,又予以适当的对比;中西医学的时限不求完全对等,根据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内容各有侧重。这种体例也是一种具有开拓意义的尝试。
目录
编写说明
绪 论
一、医学史的分类
二、学习医学史的意义
三、医学史的发展
四、医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
第一节 医药文明的萌生
一、原始的卫生保健
二、医药的起源
三、神话与传说中的医学始祖
第二节 中国的早期经验医学
一、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
二、早期的病因说及对药物的认识
三、疾病的诊断治疗
四、早期的卫生保健
五、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第三节 其他文明古国的早期医学
一、古埃及医学
二、古巴比伦及亚述医学
三、古印度医学
四、西南亚地区的医学
第二章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先秦与秦汉医学
一、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
二、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书
三、张家山汉墓出土医书
四、武威汉墓出土医书
五、其他出土医药文物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黄帝内经》
二、《难经》
三、《神农本草经》
四、《伤寒杂病论》
第三节 著名中医医家及其主要成就
一、扁鹊
二、淳于意
三、华佗
第四节 西方古典医学的奠基
一、史诗、神话中的医药
二、自然哲学与医学学派
三、希波克拉底及其医学理论
第五节 西方古典医学的发展
一、亚历山大利亚医学
二、古罗马医学
三、古代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比较
第三章 中医学的进步与西医学的变迁
第一节 中医文献整理和理论总结
一、古代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
二、医学理论的总结
第二节 本草学的发展与综合性方书的编撰
一、本草学的发展
二、综合性方书的编撰
第三节 中医临证各科的分化
一、外科
二、妇产科
三、儿科
四、伤科
五、针灸科
第四节 医学教育
第五节 中外医学交流
一、中国与日本的医学交流
二、中国与朝鲜的医学交流
三、中国与印度的医学交流
四、中国与阿拉伯的医学交流
五、中国与欧洲的医学交流
六、中国对外来药物的总结
第六节 欧洲古典医学文化的衰落
一、疫病与古典欧洲文化的衰退
二、基督教医学与拜占庭医学
第七节 阿拉伯医学的兴起
一、伊斯兰文化和希腊化时代
二、阿拉伯医学的黄金时代
三、阿拉伯医学成就
第四章 中医学的兴盛与西医学建制化的肇始
第一节 中国医政制度的加强与医籍的整理研究
一、医政制度的加强
二、医籍的整理研究
第二节 本草学与方剂学成就
一、本草的编修与药学理论的创新
二、方书的编著与方论的兴起
第三节 中医各科的全面发展
一、病因病机学
二、诊断学
三、解剖学
四、内科学
五、外科学与伤科学
六、妇产科学
七、儿科学
八、针灸学
九、法医学
第四节 金元医家学术创新与争鸣
一、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
二、金元四大家及其学说
第五节 西医学建制化的开端
一、从修道院医院到世俗医院的建立
二、萨勒诺医学中心与医学教育
三、大学的兴起
四、瘟疫与卫生检疫
第五章 中医学的全面发展与西医学的革命
第一节 中医经典研究、本草集成和方书编著
一、中医经典研究
二、本草学的集成
三、方书的编著
第二节 中医临证各科的发展
一、内科
二、外伤科
三、妇产科
四、儿科
五、五官科
六、针灸科
七、人痘术的发明、外传与牛痘术东来
第三节 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明代以前对温病的认识
二、吴有性与 《温疫论》
三、清代温病学说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中医丛书、全书、类书及医案类著作
一、丛书、全书和类书
二、医案类著作
第五节 生物医学的奠基
一、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的进步
二、医学改革家巴拉塞尔萨斯
三、人体解剖学的建立
四、生理学的发展
五、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
第六节 生物医学的发展
一、医学学派
二、疾病理论的进展
三、临床医学的进步
四、预防医学的兴起
第六章 生物医学体系的建立与中医学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临床医学的诞生
一、诊断学的进步
二、外科学的突破
三、临床治疗学科的进步
第二节 生物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一、人体结构与功能理论的完善
二、疾病理论的建构
第三节 预防医学的发展
一、卫生调查与研究
二、公共卫生学的建立
三、传染病和流行病学
四、社会医学的兴起
第四节 近代西医传入中国
一、开办医院和诊所
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
三、翻译西医书与出版刊物
四、西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节 中医学术革新和医政抗争
一、中西医汇通学派
二、“中医改良”与 “中医科学化”
三、中医抗争运动与医政发展
第六节 近代中医的发展成就
一、大型丛书、工具书及医史著作的编写
二、临床各科的发展
三、中医学校、刊物和社团
第七章 现代医学的重大成就
第一节 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深化
一、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
二、传染病研究与新的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三、维生素的发现及其缺乏症的研究
四、激素的发现与现代内分泌学的发展
五、免疫理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
第二节 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主要进步
一、物理诊断技术的进展
二、化学疗法的创立和抗生素的发现
三、现代外科技术的主要进步
四、介入治疗与人工心脏
五、人工生殖技术的突破
六、预防免疫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重大技术成果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电子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电子显微镜在医学上的应用
三、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四、激光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超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八章 当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基础医学的研究
三、临床各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一、中医药政策推动中医药各项事业发展
二、中医学的巨大成就
三、中药事业的发展与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一、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
二、当代中西医结合主要成就概述
第四节 中医药走向世界
一、中医药在亚洲、非洲的影响
二、中医药在欧美和澳洲的影响
第九章 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趋势与挑战
第一节 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一、医学的学科分化、交叉与综合
二、医学观念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当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传统医学在当代医疗保健中的地位与价值
一、传统医学对现代医疗保健的影响
二、传统医学的哲学方法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第三节 当代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疾病谱的变化
二、传染性疾病表现出的新问题
三、医学发展带来的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
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正与医疗保障体系
附 录
一、中外医学比较年表
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做斗争的科学体系。医学史是研究医学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以医学的发展演进为研究对象,不仅探究医学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变化,更将医学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探讨医学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互关系。医学史是医学与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一、医学史的分类
  医学史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不仅囊括了医学各学科,还涉及人类丰富多彩的医疗卫生活动。医学史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可将其分为综合史和专门史两大类。综合史是对医学的演进历程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包括医学通史、国家医学史、地区医学史、民族医学史、断代医学史等。专门史则是针对医学的某一分支、某一专题进行的历史研究,如医学各分支学科的学科史、疾病史、医疗技术史、医学交流史等。此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交叉性研究,如疾病社会史、医学思想史、医学文化史、疾病生态史等。
精彩书摘
  1.审视现实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了解历史,可以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认识现实世界。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现实发展的基础。医学史教育并非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思考围绕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医学变化,了解它们对医学发展的意义,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当代医学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2.认识医学的发展特点 了解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西医学的发展特点。学习医学史并不是为了直接解决具体的医学理论和临床问题,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医学发展的新问题。
  3.提高自我修养 学习医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医学专业特点,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明确医学专业职责和道德规范。前辈医家不朽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医学献身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无一不是激励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榜样和动力。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提高思想修养,是本学科特有的优势。
  4.理解医学的本质与价值 医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领域。医学活动以人为本,最根本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健康。学习医学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以诚挚、仁爱之心关爱患者的身心健康,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