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BI财务数据实战pdf下载pdf下载

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BI财务数据实战百度网盘pdf下载

作者:
简介:本篇主要提供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BI财务数据实战pdf下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pdf下载价格:0.00¥

免费下载


书籍下载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财务分析师或有意转做财务分析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经管专业学生了解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的阅读材料。

*知乎大V 空白女侠、猫大叔和“PowerBI大师”公众号创始人马世权联合力荐。

*从财务分析视角提炼Power BI应用精华,从数据处理到财务报告呈现,从会计到风险管理,从预算到业务分析,本书将带您开启一条从传统财务到智能财务的转型之路。


内容简介

《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 BI财务数据实战》从财务分析师的视角阐述了Power BI在日常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搭建财务模型、制作分析报告、风险控制、制定预算和财务分析案例等方面,对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进行可视化展示都提供了解决方案。

本书的特点是将日常的财务工作和Power BI的各项功能结合起来介绍Power BI 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可操作性强,读者在学习之后就可以立即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本书适合财务分析师或有意转做财务分析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经管专业学生了解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的阅读材料。


作者简介

杨晨,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高级财务分析师。微信公众号“财悟转型期”,聚焦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在知乎上的内容创作阅读量35万+。


精彩书评

(排名不分先后)

工具是思维的延伸,Power BI就是能让财务人员迸发灵感的得力工具。《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 BI财务数据实战》一书直击财务人员使用Excel过程中的种种痛点,对Power BI的介绍详实,穿插了对战略和财务分析方法的深入理解,是难得的一本财务分析佳作。

——夕尔控股CFO 蔡博

财务分析工作经常会涉及处理很多数据,从各类数据中剥茧抽丝、删繁就简,最终发现数据背后的故事。处理数据需要用到一些工具来提升效率,Power BI 就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相比Excel,它的数据处理、可视化功能更强大。作者在本书中详细介绍了财务分析的逻辑思维,同时结合很多案例介绍了如何使用Power BI 进行数据处理。对想从事或正在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的同事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游族网络 高级财务分析专家 Jack Wang

《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 BI财务数据实战》将教你如何拨开财务分析迷雾,把注意力集中在决定成败的关键指标上,书中案例对财务人员、经营分析人员来说,都极具实操性,值得一读。

——知乎大V 空白女侠


这是一本书教你学财务分析的书,内容不仅限于数字层面的分析,更注重透过财务数据探究业务背后的故事。在讲述Power BI操作的基础上,书中也分享了财务分析的思路。读一本书掌握两门知识技能,值得拥有!

——知乎财务领域大V 猫大叔


技术迭代之快速,市场竞争之激烈,以至于传统会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危机,财务人不得不诉求数字化转型,然而理想中的“业财融合”往往很丰满,现实中的工作处境却很残酷。Power BI等自助式BI工具的兴起为财务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落地的捷径。

这本书是一本基于财务人视角提炼的Power BI应用精华,从数据处理到财务报告呈现,从会计到风险管理,从预算到业务分析,当你读完此书之时,也必将开启一条从传统财务到智能财务的转型之路。

——Power BI大师创始人、快手财务分析经理 马世权

说起财务分析,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会觉得云里雾里。《财务分析那些事儿:Power BI财务数据实战》一来将很多财务分析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了拆解列举和通俗化演绎,让财务分析不仅仅只存在于理论。二来本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宗旨,详细介绍了业财融合过程中的效率神器Power BI的使用,干货满满。

——某车企财务分析经理 Mr. Alan X


目录

第1章 Power BI与财务分析的结合 /001

1.1 财务分析师的日常 /002

1.2 为什么是Power BI /005

1.3 初识Power BI /008

1.4 财务分析需要具备数据思维 /014

第2章 处理、分析财务数据 /017

2.1 财务模型的分析思路 /019

2.2 Power Query:强大的财务数据整合工具  /028

2.3 Power Pivot: 分析财务数据也如此简单 /045

2.4 指导业务决策: What-If分析 /052

2.5 DAX:节省80%时间的关键 /055

第3章 可视化:制作财务分析报告 /062

3.1 发现问题背后的故事 /064

3.2 轻松搞定财务数据可视化 /067

3.3 财务分析报告的排版 /073

3.4 可视化效果中的钻取交互 /082

3.5 轻松搞定每月的分析报告 /084

第4章 财务风险控制 /092

4.1 费用审核中的风险 /094

4.2 找到风险管理的抓手 /096

4.3 鉴别业务故事的真实性 /111

4.4 统计分析:检验故事的另一视角 /115

4.5 会计也需具备风险意识 /126

第5章 解决预算难题 /130

5.1 高效解决令人头疼的预算编制 /131

5.2 成本动因分析法 /136

5.3 利用ValQ进行预算分析 /141

5.4 分析不合理的预算数字 /150

第6章 财务分析案例应用 /153

6.1 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丰田的精益生产 /153

6.2 边际贡献分析法——生活或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165

6.3 本量利分析——促销中的盈亏平衡 /173

6.4 从定价策略看商业“诡计”——如何打造爆款商品 /178

6.5 根据约束理论如何有效决策——“自制”还是“外购” /193

后记 /206

参考文献 /209


前言/序言

自序

创作初衷

提到这本书的创作初衷,说来话长。

财务分析师是一个职业,在互联网公司或者外企公司的名称一般是财务分析或者财务 BP(Business Partner),意为业务的财务伙伴,仅从字面就可体现其与业务有着紧密联系;在国企或者民企也有少量相同性质的岗位,名称可能是管理会计或预算管理员,区别于一般观念里的财务会计,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无论名称如何设定,从实际工作看,确实很少有人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上手做财务分析师的,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过渡到这个岗位。笔者身处互联网行业,所看到的互联网行业的财务分析师大多是出身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的审计师或者外资企业 500 强(以下简称“外资 500 强”)的管培生,还有少量的分析师有业务背景或者会计背景等。为什么大部分的候选人来自“四大”或者“外资 500 强”呢?这是因为来自“四大”或“外资 500 强”的候选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四大”候选人天然的标签就是专业,在经受“四大”成熟的培训体系和项目制体系的锻炼之后,这些候选人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财务专业素养,入职公司之后可以很好地处理业务,解决管理层提出的财务问题,即使他们缺乏对业务的了解,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学习,并且企业面试官也愿意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同样,“外资 500 强”的财务管培生同样经历了良好的培养体系。职业发展初期,基本上每一位新人都被要求在不同的岗位中进行轮岗,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发展。而财务分析师这个岗位在所有的大型外企中几乎都有设立,这给了财务管培生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个岗位,同时为他们今后的跳槽增添了砝码。

和大多数财务分析师的职业路径不同,笔者是从会计岗位转到财务分析师岗位的,并且还是跨行业跳槽,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笔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想必是大部分财务专业同学的职业起点,每天主要的工作是做凭证、装订凭证等,如果有楼盘项目开盘,还会支援现场进行资金收支,每个月所做的事情基本保持不变,而且主要是对报表和财务数据的处理。一天,笔者偶然在网上发现有财务分析师的招聘,主要工作内容是财务计划、预算管理等,更重要的是,在招聘需求里提到这个岗位需要“深入业务,了解业务”,笔者逐渐意识到,或许在这个岗位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可以发挥。笔者那时候就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岗位,尽管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结合很密切,但是毕竟没有实操经验,还是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在书籍和网络中搜索之后,笔者发现目前并没有特别多关于介绍这个岗位内容和特点的信息,因而在搜集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也为后来萌生写书的想法埋下了一颗种子。

一本介绍财务分析的书

财务分析其实是跟理论结合十分紧密的工作,笔者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有时会为了应付考试而生硬地记住考点,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真正成为财务分析师之后,笔者在实际操作中接触了具体工作,才对学习过的知识有了新的理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离开房地产公司之后,入职了一家互联网电商企业,这家企业有三类业务,姑且称为 A、B、C 三种。有一次,老板让笔者谈谈对这三类业务的看法。笔者当时仅仅就是简单描述了一下这些业务的状态:“A 业务发展时间悠久,是公司起家的基础业务,盈利性好、市场占有率高。B 业务是近期新发展的业务,依托于 A 业务打下的基础,B 业务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亏损。C 业务是收购回来的轻资产业务,增速快,并且在市场上没有较强的对手。”

听完笔者的论述之后,老板跟笔者提到了一个分析框架——波士顿矩阵。这时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用波士顿矩阵进行分析。财经专业的同学或多或少都在战略的课上学习过波士顿矩阵,想必不会陌生。波士顿矩阵使用相对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这两个指标,衡量企业的产品结构是否合理,用来分析业务在市场中的定位,并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其实分类正确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通过这种分类,财务分析师就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进行分析。A 作为成熟的业务,应该做多利润,减少投资,对于这类业务发生的费用要严格审批和控制。B 正在经历高速增长,短期的亏损是允许的,只需将亏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同时保持快速扩张的势头。C 应当继续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允许适当投入,而且 C 是轻资产的业务,固定投入少,费用项主要是市场费用,只要控制市场费用投入规模,就可以基本保持盈利。分析之后,各个业务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不同的预算目标。

经过那次业务后,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居然可以和工作联系得这么密切。以前这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有亲身经历了业务,才知道这些都可以为实际工作所用。在实际工作中总结财务领域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工作的思维方式,在这种反复思考和总结中才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笔者希望借此书谈一下对财务分析师日常工作的理解,并且结合案例讲述 Power BI 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帮助财务分析师们将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直接应用起来,真正做到所学即所用。如果是想要转岗到财务分析的人,也不妨借此书了解财务分析师的工作内容,有助于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因此,笔者对这本书的定位并不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本介绍财务分析工作的书籍,书中的大量案例都是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并总结的成果。即使你现在不是财务分析师,或者将来也未必从事财务分析工作,但是如果你的日常工作涉及分析工作,或者想要培养独立分析的思维,希望本书也能帮助到你。

财务人应当具备“超配意识”

一次,笔者的母校举办校友日活动,邀请了阿里巴巴前总裁卫哲来校演讲。记得当时卫总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个具有超配意识的 CFO”。什么是“超配意识”呢?就是提前配置资源的意识。当时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年蔡崇信在马云还在家里办公的时候,就让普华永道(普华永道是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来给阿里巴巴审计,马云说审计费很贵,但是蔡崇信说道,不是要让公司活 102 年吗?第一天做的错事如果没有被查出来,可能在 50岁的时候被查出来,也有可能在 20 岁的时候被查出来。如果要活到 102 岁,那么从 1 岁开始就不要做坏事,1 岁开始就请顶尖的事务所来审计。普华永道当时去做审计的时候,阿里巴巴还是一家在家里办公的公司,但这个做法让阿里巴巴的合规体系一直健康生长到今天。

在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中,笔者联想到了“激进型的融资策略”。激进型融资策略指的是在解决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的同时,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激进型融资策略是一种风险性和收益性均较高的营运资金筹集策略。上述例子中,阿里巴巴面对的短期需求是“需要被审计”,而面对还在家里办公且只有 18 个人的团队,这个工作完全不需要“四大”之一的普华永道做审计,只需要一家小型事务所就可以完成。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企业规模做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找更大的事务所审计更有必要,这是当时看来的长期需求。请普华永道做审计,既满足了当时阿里巴巴的短期需求,又满足了未来可能的长期需求,这是蔡崇信的超配意识带给阿里巴巴的财富。

对于每个财务人来说,同样需要具备超配意识。在参加“校招”和“社招”的时候,笔者能明显体会到有超配意识和没有超配意识的差异。“校招”的面试官询问应聘者之前的经历时,更多地关注这个人以后的潜力如何,是否值得培养,而在“社招”中,面试官了解应聘者过去的经历,是为了了解应聘者的能力是否能匹配职位的工作内容。我们都应该具备超配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软硬件能力,这样在应聘新的职位时才会有更大的概率取得成功。

有效利用数据是发展趋势

谈完对财务分析工作的理解,笔者再讲一下对 Power BI 的理解。以发展的眼光看,学习Power BI 对财务人员和企业都非常有利。

对个人而言,学习 Power BI 可以了解分析技巧、可视化展示,尤其是对小公司的财务工作者,如果想跳槽到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公司,势必是需要了解像 Power BI 这类数据分析软件的。因为在信息化程度高的公司,整个公司的数据库已经做得相当完善,在处理这些数据时,需要用到 SQL 语言快速调用数据到 Power BI 等分析软件,之后再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对企业而言,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数据量也会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存储、利用这些数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错失市场机会。Facebook 就使用大数据来追踪用户的上网行为,识别可能认识或者兴趣相近的网友,从而添加他们为好友。这样,用户有了更多的好友,对网站的依赖就会更强。沃尔玛在 20 世纪就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啤酒”与“尿布”两件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商品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而且购买人往往是男性。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在美国有婴儿的家庭中,一般是母亲在家中照看婴儿,年轻的父亲去超市买尿布,父亲在购买尿布的同时,往往会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由此,沃尔玛就在卖场尝试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相同的区域,让年轻的父亲可以同时找到这两件商品并很快完成购物,从而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品销量。由此可见,数据能发挥多大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如何获取、存储这些数据。当企业建立起完备的数据库时,Power BI 就更能发挥其数据处理优势。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使用的数据均为虚构数据。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证。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