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56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热度:8561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1.《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是我国色谱领域经典参考书《色谱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
2.《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前两版被色谱领域的读者奉为经典,其中的内容被广为引用。
3.《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三版)对内容做了大幅度修订,充分反映了十多年来离子色谱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比前两版内容更系统,也更为实用,相信读者会大受裨益。
内容简介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系统阐述了离子色谱的原理、仪器、技术及应用。全书首先概述了离子色谱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和离子对色谱3种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及影响因素,离子色谱柱填料,离子色谱的抑制技术,离子色谱常用的电化学和光学检测器,离子色谱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离子色谱在环境、食品、工业、医疗卫生、药物、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后,介绍了离子色谱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和色谱柱的清洗。
  本版在内容结构上较前两版做了较大的调整,增补了离子色谱在理论、应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新近展,提供了如何利用离子色谱进行物质分离分析的思路、策略、方法和实例。
  本书可作为从事离子色谱分析的研究人员、仪器开发人员和分析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同时可供环境、食品、化工、化学、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分析工作者参考阅读。
  本书是为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分析化学工作者编写的。可供离子色谱分析方面的研究、研制和分析人员参考,以及作为中专、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离子色谱的定义和进展
第二节 离子色谱的分离方式
第三节 离子色谱系统
第四节 离子色谱的优点
一、独特的选择性
二、高的灵敏度
三、真正的绿色色谱分析技术
第五节 离子色谱的发展趋势
一、离子色谱固定相的发展
二、离子色谱检测技术的发展
三、多维离子色谱技术与阀切换技术
四、离子色谱的联用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离子交换色谱
一、基本概念
二、影响分离与保留的因素
三、阴离子的分析
四、阳离子的分析
第二节 离子排斥色谱
一、离子排斥色谱的分离机理
二、离子排斥色谱的固定相
三、离子排斥色谱的淋洗液
四、离子排斥色谱中的抑制器和抑制反应
五、离子排斥色谱的应用
第三节 离子对色谱
一、分离机理
二、影响保留的主要参数
三、离子对色谱的抑制反应
四、离子对色谱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离子色谱柱填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填料
一、固定相
二、典型的柱填料和色谱条件
第三节 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填料
一、固定相
二、典型的柱填料和色谱条件
三、专用阴离子色谱柱
第四节 离子排斥色谱的柱填料
一、固定相
二、典型的柱填料和色谱条件
第五节 非抑制型离子色谱的柱填料
一、固定相
二、典型的柱填料和色谱条件
第六节 新型的柱填料
一、可调节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分离柱
二、反相与离子交换混合分离机理的色谱柱
三、整体柱
四、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离子色谱的抑制技术
第一节 抑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发展
一、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二、抑制器的发展和分类
第二节 抑制器的类型
一、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式抑制柱
二、连续再生式膜抑制器
三、电化学连续再生抑制器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抑制器和抑制器辅助装置
一、Atlas抑制器
二、DS-Plus抑制器
三、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四、替换反应器与除盐装置
第四节 离子色谱抑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使用维护
一、主要性能指标
二、电化学抑制器的使用
三、电化学抑制器的维护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离子色谱常用检测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导检测器
一、电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电导测定的几个因素
三、电导检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四、电导检测器的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法
第三节 电荷检测器
一、电荷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二、电荷检测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安培检测器
一、概述
二、安培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三、安培检测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五节 光学检测器
一、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二、荧光检测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离子色谱样品的前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样品消解方法
一、干式灰化法
二、氧瓶/氧弹燃烧法
三、湿式消解法
四、高温水解
五、快速水蒸气蒸馏
六、紫外光分解法
七、微波消解法
第三节 样品净化技术
一、固相萃取
二、膜技术
三、阀切换与柱切换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离子色谱的应用
第一节 分析方法改进和发展中的几个要点
一、概述
二、分离方式和检测方式的选择
三、色谱条件的优化
四、离子色谱的负峰
第二节 离子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一、常见无机阴、阳离子的分析
二、环境空气中有机酸的分析
三、含氮与含磷化合物的分析
四、高氯酸盐的分析
五、铬的分析
六、砷与硒的价态与形态分析
七、氰化物与金属氰络合物的分析
第三节 离子色谱在食品和饮料分析中的应用
一、概述
二、无机阴离子的分析
三、有机酸的分析
四、胺和有机碱的分析
五、甜味剂与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分析
六、碳水化合物(糖类)和氨基酸的分析
第四节 离子色谱在工业分析中的应用
一、微电子、电力工业中的痕量分析
二、石油化工分析中的应用
三、化学试剂中杂质的分析
第五节 离子色谱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
一、体液中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的分析
二、糖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析
三、氨基酸的分析
四、化妆品中胺类化合物与有机酸的分析
第六节 离子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概述
二、药物对离子和药物赋形剂的分析
三、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分析
四、抗生素的分析
五、中药的分析
六、其他药物的分析
第七节 离子色谱在农业分析中的应用
一、化肥分析中的应用
二、草甘膦除草剂的分析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析
四、饲料分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和色谱柱的清洗
第一节 仪器的例行保养与常见故障的排除
一、分析泵和输液系统
二、检测器常见故障
三、色谱柱常见故障
四、抑制器使用中的常见故障
第二节 色谱柱和抑制器的保存与清洗
一、色谱柱的保存方法
二、抑制器的保存方法
三、色谱柱与抑制器的清洗
附录
一、离子色谱的标准方法
二、有机酸的pKa值
前言
  序
  《色谱技术丛书》从2000年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主要原因是这套丛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当代色谱技术,而且注重实用、语言朴实、内容丰富,对广大色谱工作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2004年起丛书第二版各分册陆续出版, 从第一版的13个分册发展到23个分册(实际发行22个分册),对提高我国色谱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色谱仪器制造和应用行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在,10多年又过去了,色谱技术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分析检测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了解和应用新的技术,以提高分析测试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对这种社会需求的回应,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丛书作者决定对第二版丛书的部分分册进行修订,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应出版社和丛书主编的邀请,我很乐意为丛书第三版作序。
  根据色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读者的实际需求,丛书第三版与第二版相比,作了较大的修订,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反映了色谱的发展现状。第三版包含了15个分册,分别是:傅若农的《色谱分析概论》,刘虎威的《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陈义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应用》,于世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牟世芬等的《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赵睿、刘国诠等的《色谱柱技术》,白玉、汪正范等的《色谱联用技术》,李攻科、汪正范等的《样品制备方法及应用》,袁黎明等的《色谱手性分离技术及应用》,欧阳津等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张庆合等的《色谱仪器维护与故障排除》,蔡亚岐、江桂斌等的《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吴永宁等的《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胡昌勤等的《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宋德伟等的《色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这些分册涵盖了色谱的主要技术和主要应用领域。特别是第三版中《样品制备方法及应用》是重新组织编写的,这也反映了随着仪器自动化的日臻完善,色谱分析对样品制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样品制备也越来越成为色谱分析、乃至整个分析化学方法的关键步骤。此外,《色谱手性分离技术及应用》的出版也使得这套丛书更为全面。总之,这套丛书的新老作者都是长期耕耘在色谱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书中融入了他们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相信对于读者,特别是色谱分析行业的年轻工作者以及研究生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感谢丛书作者们的出色工作,感谢出版社编辑们的辛勤劳动,感谢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的再次热情赞助!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色谱市场和人数最多的色谱工作者,我们正在由色谱大国变成色谱强国。希望第三版丛书继续受到读者的欢迎,也祝福中国的色谱事业不断发展。是为序。
  2017年12月于大连
  
精彩书摘
  离子色谱法分析环境样品中总氮是将样品中的含氮化合物氧化成氮的高价态[N(Ⅴ),NO-3],以阴离子交换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分析实际样品时主要是选择样品前处理方法,将样品中的含氮化合物完全氧化成氮的高价态,选择色谱条件避免干扰。
  目前,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是测定水中总氮的国家标准方法(HJ 636—2012),但操作烦琐,存在多种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碱性过硫酸盐消解仍是推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之一[38]。用离子色谱分析时需注意样品中Cl−的干扰,因为多数废水样品均含有中到高浓度的Cl−,消解时,Cl−被氧化成的ClO-3将干扰NO-3的分离。消解时产生的ClO-3量与消解时过硫酸盐与氢氧化钠的比例有关,样品经过消解之后的稀释倍数和进样量与所选用的柱容量有关,因此应选用高容量柱,并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淋洗液梯度淋洗;或阀切换减弱高浓度ClO-3对NO-3的干扰。
  紫外和臭氧联合氧化消解水样的方法比较简单,不引入干扰色谱分离的外来离子[39~42]。欧阳钧[41]对比了紫外和臭氧联合氧化消解离子色谱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对环境标准样品中总氮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在定值范围内,但离子色谱法测得总氮的结果比国家标准法更接近环境标准样品的中间值,准确度更高。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