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项目《中国边疆研究文库》由《初编:近代稀见边疆名著点校及解题》与《二编:当代学人边疆研究名著》两部分构成;
★ 《文库》收录的百部著作不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而且有所创新,填补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前者共选出近50种近代以来面世的我国边疆研究学术著述,在实施点校的基础上,作出导读性与研究性的解题,予以重新出版;后者选择近50种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边疆研究的老一代知名学者、中年有为学者、年轻后起学者的著述汇集出版;
★ 《文库》的出版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国家意志,起到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目的,更能为我国边疆研究、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这些著作基本代表了目前我国边疆学研究的至高水平!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二编·东北边疆卷】全系精彩图书:
《国民统合之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内蒙古东部蒙旗教育》
《古代中朝移民史研究》(即将上市)
海报:
《东北古代边疆史料学》是一部介绍和研究我国东北古代民族历史文献资料的专业性史料学著作,是在《东北边疆史料学》基础上,对东北古代民族的文献资料做了进一步的增补,重新按照文献学的编撰体例,尽可能系统、全面和翔实地对有关东北古代民族的文献史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力求做到方便东北边疆史研究者查阅资料和进行文献检索。
本书在现有的东北古代边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脉络,以文献学的体例为基本框架,对相关史料的作者、内容、优劣和版本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是一部详细介绍我国东北古代边疆历史文献资料的专业性史料学著作,具有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兼收并蓄的特点。
李凤飞,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先后参编、主编《世界全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历史名人传》《东北边疆史料学》等史学专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工作研究论文30余篇。
刁丽伟,现为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北边疆史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2部,主编《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黑龙江卷)》第一辑。
《二编·东北边疆卷:东北古代边疆史科学》
……
(2)该书引用的原始史料虽多,但对有些内容没有做必要的整理。在《旧唐书·地理志》中记叙营州都督府所属州县时竞有“今督七州”的字样。这里的“今”是什么时间?当然不是编写该书的时候。这是唐人的语气,必定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了唐人自己的记录。此外,在关于渤海的记事中,将本属于乞乞仲象与大祚荣父子两代人的史事全都放在一人身上,这也是个明显的疏漏。
7.版本流传
《旧唐书》的版本,黄永年在《唐史史料学》中有如下考证:
宋代有刻本,但是由于《新唐书》的盛行,《旧唐书》印本流传比较少,直至清代只残存南宋绍兴时两浙东路茶盐司的刻本69卷,旧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新中国成立后归北京图书馆。
自元明至清初,《旧唐书》的地位亦是长期为《新唐书》所取代,因此不见重刻,到明嘉靖时期,重刻古书成为风尚,才有了嘉靖十八年的闻人铨刻本。至乐楼抄本,不知是明抄还是清初抄,每卷所题校勘人名与绍兴本同。清代藏书家叶万据此校闻人铨刻本,但只校了一半。后来,抄本及叶校本均不知所踪,仅铁琴铜剑楼藏有清中叶顾之连临叶校本,即校于闻人铨刻本之上,新中国成立后归北京图书馆。清乾隆四年校刻“二十三史”,收入《旧唐书》与《新唐书》并列,重新恢复其正史地位。清代前中期修撰书籍的地点在武英殿,故而,通称武英殿所刻书籍为“武英殿本”或“殿本”。清代道光二十年扬州岑建功惧盈斋刻本,校刻工作由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文淇主持。此本是据殿本仿照汲古阁“十七史”版式重刻。民国时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主持下编印了一部汇集各种旧刻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旧唐书》用的是南宋绍兴刻残本69卷影印,缺卷用闻人铨刻本配印。商务印书馆在新中国成立后也重缩印过百衲本“二十四史”。20世纪60年代起中华书局陆续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至70年代已经出齐,多数较好,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点校出版的则有少数不理想,1975年出版的尤不理想。该版《旧唐书》点校底本并未采用保存旧刻面目的百衲本,而是采用了沈德潜等窜改过的岑建功刻本,且点校也极为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