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28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

  • 出版时间:2020-05-01
  • 热度:846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1937~1945)》旨在考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国民政府为实现“建国”任务而做的努力,如开放政权、成立民意机构、厘定事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等。战时改革有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体现了行政领域的制度化与现代化倾向,体现了国民党人物对完成“建国”的强烈愿望。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豫湘桂大溃败后改革被迫中断,留待战后继续推行。

作者简介

刘大禹,1972年生,汉族,湖南新化人,现任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1),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11)。2003年获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2011年浙江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出站,曾短期受邀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2009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政治大学人文中心(2013年),是美国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6-2017)。2003-2018年任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05)、副教授(2009)、教授(2014)、博士生导师(2018)。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与政党关系、中华民国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已发表CSSCI论文30多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国民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尝试
  第一节 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之渊源
  第二节 五全大会前后行政机构改革之准备
  第三节 行政机构改革之尝试
第二章 战时体制的形成与机构调整
  第一节 国防最高委员会与战时体制
  第二节 国民党“临全大会”与“抗战建国”
  第三节 抗战初期行政机构精简与人员裁并
第三章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推进
  第一节 行政机构改革之研究
  第二节 国民政府行政机关之改革
  第三节 机构精简与裁员的深入推进
第四章 战时国民政府部会机构改革——以经济部、社会部为例
  第一节 战时国民政府经济行政机构改革
  第二节 战时国民政府社会行政机构改革
第五章 战时国民政府省县行政机构改革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战时省行政机构改革
  第三节 战时县行政机构改革与新县制之推行
第六章 战时行政机构改革的理念
  第一节 战时行政三联制
  第二节 战时工作竞赛运动
  第三节 战时计划政治的实施
第七章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评价
  第一节 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效
  第二节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困境
  第三节 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反思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来看,民国时期是承先启后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许多东西都是国人在学习、摸索与实验,包括国家的各种制度设计、政府机构的设置与功能发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内部本身就很复杂,近代面对外部世界的逼迫挤压,变革刻不容缓,但内外环境提供的变革时间与空间十分苛刻,新旧杂陈、内外交困增加了变革的难度与复杂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央集权成为国家的基本特征。毛泽东说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政权的得失与巩固是解读中国历史的钥匙。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变革成为常态,历朝历代均会依据前朝的经验教训,对行政机构适时做些变革,有些朝代甚至会不停地自我革新(通常被称为“变法”或“新政”)。大致上说,中央政府机构的变革要有顶层设计,有改革理念,有预期目标,有整体计划与分步实施,有改革推动力与改革基础等。任何变革都会涉及政治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都会有阻力。中国历史上有的变革很成功,不仅走出了当时的困境,且富有远见,为后代所沿用;有的变革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有些朝代更因变革引起种种不当,反而失去政权。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变革同样不是请客吃饭,当局未必一定要追求时尚而变革,尤其是欲得其名而无其实的变革,或者没有诚意虚应故事的变革可能会惹火烧身,更是政权稳定之大忌。如清末“新政”所主张的君主立宪制,相对于传统的君主制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此方案出台后,清廷言行不一,变革的社会基础、财政基础又弱,中央政权权威已失,使原对此寄予厚望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从而背弃朝廷,加速了清朝的覆亡。危机时代,如何通过变革转危为安,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作为当局者,完成一场成功的行政机构变革并非易事,时间上或旷日持久,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空间上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层面,涉及资源分配与利益调整,受到政治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历史与现实表明,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