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银河帝国10:裸阳》[55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银河帝国10:裸阳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 热度:8384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文艺青年与技术宅的共同挚爱!科幻与推理的完美组合!

  ◆地球人公认的“科幻圣经”!

  ◆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带你感受人类想象力极限!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来自本系列!

  ◆《银河帝国:基地》《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银河帝国5:迈向基地》《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银河帝国9:钢穴》中文简体版全国热卖中!

  ◆《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最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1977年经典电影《星球大战》,偷取了本书构思。

  ◆2009年史上最卖座电影《阿凡达》,抄袭了本书创意。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亲口承认,他的经济学理论来自《银河帝国》的启示。

  ◆9·11事件之后,英国《卫报》报道,本·拉登正是依据《银河帝国:基地》的战争策略,建立了同名恐怖组织——基地……

  ◆出版60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美国宇航局航天员、本·拉登),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内容简介

  《银河帝国10:裸阳》:
  索拉利星球上,发生了第一起谋杀案。
  这起案件的困境在于:1)任何索拉利人,除了自己的配偶外,不可能与其他任何人接触。2)一切证据都说明被害人的妻子绝对不是凶手。
  凶手难道是身为奴隶的机器人吗?但是,“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是不可能允许机器人杀人的。
  凶手究竟是谁?贝莱与丹尼尔再次携手办案!



  “银河帝国”系列内容简介: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到了晚年,他开始变得“好色”,出版了一系列两性话题的“黄书”。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终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为豪的则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目录
第一章 问题
第二章 老友
第三章 死者
第四章 女子
第五章 案情
第六章 推论
第七章 医生
第八章 太空族
第九章 人形机器人
第十章 文明
第十一章 育场
第十二章 箭靶
第十三章 机器人学家
第十四章 动机
第十五章 光雕
第十六章 解释
第十七章 会议
第十八章 答案
媒体评论

  阿西莫夫,一个为世间万物而生的人。
  ——肯德里克·弗雷泽(著名科学编辑)



  女士们,先生们,世界上只有一个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瑟·克拉克(著名科幻作家)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阐释者之一。
  ——卡尔·萨根(著名天文学家)

精彩书摘
  以利亚•贝莱顽强地抵抗着内心的恐惧。
  这个恐惧感至少累积了两个星期。不,甚至更久,应该追溯到他们把他召去华盛顿,将另有任用的消息平静地告诉他那一刻。
  被召去华盛顿已经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更糟的是征召命令中并没有任何说明。不过最令他头痛的,则是随函附上的那张往返纽约与华盛顿的飞机票。
  他意识到这意味着情况紧急,当下便开始坐立不安。而一想到搭飞机,就令他更加坐立不安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两种不安的情绪都还不难抑制。
  毕竟在此之前,以利亚•贝莱已有四次搭飞机的经验,其中一次甚至是跨洲飞行。因此,虽然这绝不是什么愉快的旅行方式,至少他并非踏入完全未知的领域。
  而且,从纽约飞往华盛顿只要一小时而已。飞机将从纽约的第二跑道起飞,在华盛顿的第五跑道降落。两者都是官方专用的跑道,因此密闭防护做得特别周全,比方说,飞机一定要达到起飞速度,通往大气层的闸门才会自动开启。
  此外,贝莱还很清楚,飞机上固然应有尽有,例如充足的照明、精美的食物等等,唯独不会有任何窗户。这种由无线电控制的飞行相当平稳,一旦飞机升空,乘客几乎不会再有任何感觉。
  想当初,除了如此自我安慰,他还这么安慰他的妻子洁西。她不但从未坐过飞机,而且一想到这种事就心生恐惧。
  她说:“我不希望你搭飞机,利亚,那太不自然了。为什么不搭捷运去呢?”
  “因为那要花上十个小时,”贝莱的长脸整个皱了起来,“而且因为我隶属于大城警局,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如果我想保有C6级的官阶,至少得做到这件事。”
  这一点,当然毫无争议。
  上了飞机之后,贝莱一直紧盯着在他眼前不停卷动的新闻报表。大城对于这项服务相当自豪:新闻、专题、幽默小品、知性文章,甚至小说都一应俱全。据说,总有一天这种报表会由胶卷取而代之,因为盖住眼睛的阅读镜能更加有效地分散乘客对周遭环境的注意力。
  贝莱目不转睛地读着新闻报表,除了故意要让自己分神,也是为了遵守基本礼节。飞机上另外还有五名乘客(他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简单的事实),人人都有权根据先天的本质和后天的教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畏惧和焦虑。
  在这种坐立不安的时刻,贝莱当然痛恨有人刺探自己。比方说,他现在双手紧抓着座椅扶手,指节都因而泛白,而且一旦抬起手来,一定会留下两摊汗渍,他绝不希望别人见到这些窘态。
  他告诉自己:我仍处于封闭空间,这架飞机是个具体而微的大城。
  可是他骗不了自己。他的手肘能感觉到左边是一块一英寸厚的钢板,而钢板后面,就什么也没有了——嗯,有空气!但其实等于什么也没有。
  左侧是一千英里的空气,右侧也一样。而正下方的空气,也有一两英里厚吧。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直视下方,瞥见沿途那些地底大城的顶端——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他开始想象那些起起伏伏绵延不断的低矮穹顶,虽然从未见过,但他确定它们一定存在。而在其下一英里处,那些向四面八方延伸几十英里的空间,就是所谓的大城。
  他仿佛在心中见到了大城里那些密密麻麻、没有尽头的通道,人来人往热闹无比。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公寓、社区食堂、工厂、捷运带——处处充满人群,因此充满了舒适和温暖。
精彩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