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学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打破传统,□□前人。为此,需要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自创院以来,始终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创新作为学院发展的原动力,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例如,在商业模式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汇丰商学院独树一帜,已在国内外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魏炜教授等学者提出的“魏朱六要素分析模型”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同样专注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戴天宇教授则另辟蹊径,从更微观的“价值环节”入手,在魏炜教授的商业模式理论体系之外,建立起一套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体系,并在这本书中呈现。
一个学院,在同一研究领域孕育出两套大相径庭的学术理论,这在北大并不奇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北大的学术传统,也是汇丰商学院的魅力所在。我们博采众长,海纳百川,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之间的碰撞和挑战,支持各位教授之间的争鸣与合作。
戴天宇教授自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工作以来,一直矢志建立起一套不同于传统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对此,学院一直给予鼓励和支持。春耕秋实,天道酬勤,继《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 出版之后,戴教授又完成了这本新著。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大量作者亲手设计并成功应用于企业实践的商业模式案例,为商业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书中阐述的戴教授建立的一整套商业模式设计方□□体系,也有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商业模式。
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理论的创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得更充分、更有效。反之,再好的战略,再有效的管理,也可能事倍功半。本书的出版,希望对企业家们理解和设计商业模式有所裨益。同时,我也希望戴天宇教授继续不断深入研究商业模式,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为中国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海 闻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院长
?
推荐序2
商业模式:从概念体系、实践分析走向全新设计
商业模式学科的建立,需要从概念体系的建立、商业实践的分析,走向□终的设计方□□,而戴天宇老师的这本著作,是对商业模式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探索。全书逻辑体系原始创新,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本书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对价值环节的强调和展开阐述。
在这本书中,戴天宇老师建立企业基因工程方法,把价值环节重组作为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逻辑,分析价值环节的切分、组合、增减变化以及相应的价值流创造、增值、耗损、传递等逻辑,整个体系完整严密,而且和企业的实践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实践。
第二,对价值的三种类型进行区分,并反复强调价值创增 以需求为导向。
正如戴天宇老师所言,商业模式需要讨论企业赚钱的价值基础,而价值基础是来自于纯粹物质商品价值、精神文化价值,还是资本价值,这非常重要,因为这三种价值背后的设计逻辑大相径庭。强调价值以需求为导向,为商业模式设计的讨论建立了原点,为后面的价值环节、交易方式、赢利模式、商业位势的展开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对全部的设计步骤都做了展开式的归类和举例。
这方便了企业家和设计师按图索骥,同时丰富了商业模式设计的可能性。比如交易方式、拓客方式、需求的分级讨论等。对很多案例的探讨,也是从一个原点谈论了多种不同的可能性,让读者体会到商业模式设计的变化多端和灵活精彩。
第四,一些新概念的引入,拓展了商业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
例如,商业位势概念的导入,很好地表达了在商业模式的结构中,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竞争水平、攫取利润的能力等)。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譬如如何提升商业位势,也进一步丰富了商业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其背后,是将生物学、生态学在商业领域应用的杂交创新,这种跨界杂交的讨论视角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戴天宇老师的这本著作,是商业模式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对学者和企业家都有很强的学习价值。同时,这本著作还□□次完整描绘出了“企业设计”这一全新学科的框架蓝图。
当然,对戴老师在书中所提的某些观点,我们觉得可以有开放性讨论的空间,比如开篇对其他管理学科的评价,就值得商榷。商业模式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但并不代表其他管理学科不重要。不管是战略、营销、财务,还是人力资源等,对企业走向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和商业模式是相互补充而非取代、竞争的关系。企业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商业模式、战略管理、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共同发力。
商业模式概念的提出,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商业模式的概念体系建构,实质上是□近十年的事情。未来,商业模式学科必将走向设计的方□□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戴老师的这本著作无疑是导入这个方向的重要探索!
祝贺戴老师!
是为序。
魏 炜
魏朱商业模式理论 联合创始人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商业模式研究中心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