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近代史》[31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中国近代史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蒋廷黻
  • 出版时间:2017
  • 热度:7365
  • 上架时间:2024-06-30 08:52:2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作者:  蒋廷黻
市场价:   45.00元     
ISBN号:   9787214200990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7-07-01  版次:1  页数:251
  印刷时间:2017-07-01  印次:1  字数:220.00千字


  编辑推荐
迄今诞生80年,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近代史专著,与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三足鼎立,代表百年中国近代史写作的*峰,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铁嘴李敖骂遍民国政坛权要、名流雅士,唯独不骂蒋廷黻,非但不批,还备极推崇。 


  目录
 第*章 剿夷与抚夷
1.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2.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3. 东西对打
4.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5. 不平等条约开始
6. 剿夷派又抬头
7.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 旧社会走循环套
2.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3.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4.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1.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2. 步步向前进
3. 前进遇着阻碍
4. 士大夫轻举妄动
5.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 李鸿章引狼入室
2.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3. 顽固势力总动员
4.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5.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6. 军阀割据十五年
7.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录一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1. 中西方关系发生变化
2. 欧洲人的蚕食
3. 葡萄牙设法通商
4. 国外殖民势力更替
5. 康熙帝的外交
6. 外交策略不进反退
7. 马戛尔尼来华
8. 英国输入鸦片
9. 鸦片战争前后
10.“抚夷”的难题
11.“剿夷”外交的代价
12. 俄罗斯侵吞国土
13. 自强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14. 尾言
附录二 琦善与鸦片战争
1. 引言
2.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军事关系
3.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外交关系
......


  内容简介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840-1925插图增强版)》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只身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首席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之职,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弃学从政,1965年病逝于纽约。 
蒋廷黻先生研究历史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被称作“拓荒者”“开山的人”“近代史尚无第二人”。


 

  在线试读章节

3.东西对打
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二十五日行抵广州。经一个星期的考虑和布置,他就动手了。他谕告外国人说:“利己不可害人,何得将尔国不食之鸦片烟带来内地,骗人财而害人命乎?”他要外国人做两件事:**,把已到中国而尚未出卖的鸦片,“尽数缴官”;第二,出具甘结,声明以后不带鸦片来华,如有带来,一经查出,甘愿“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外国人不知林则徐的品格,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官僚,到任之初,总要出个告示,大讲什么礼义廉耻,实质上还不是在要价?价钱讲好了,买卖就可以照常做了。因此他们就观望,就讲价。殊不知林则徐不是那类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到了二月初十,外人尚不肯交烟,林则徐就下命令,断绝广州出海的交通,派兵把十三行围起来,把行里的中国人都撤出,然后禁止一切的出入。换句话说,林则徐把十三行作了外国人的监牢,并且不许人卖粮食给他们。
当时在十三行里约有三百五十个外国人,连英国商业监督义律(Captain Charles Elliot)在内。他们在里面当然要受相当的苦,煮饭、洗碗、打扫都要自己动手。但是粮食还是有的,外人预贮了不少,行商又秘密地接济。义律原想妥协,但是林则徐坚持他的两种要求。是时英国在中国洋面只有两只小兵船,船上的水兵且无法到广州。义律不能抵抗,只好屈服。他屈服的方法很值得我们注意。他不是命令英国商人把烟交给林则徐,他是教英商把烟交给他,并且由他以商业监督的资格给各商收据,一转手之间,英商的鸦片变为大英帝国的鸦片。
义律共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箱,共计二百数十万斤,实一网打尽。这是林文忠的胜利,道光帝也高兴极了。他批林的奏折说:“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外人尚不完全相信林真是要禁烟,他们想林这一次发大财了。林在虎门海滩挑了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炯灰汤沸,颗粒悉尽。其味之恶,鼻不可嗅。潮退,启放涵洞,随浪人海,然后刷涤池底,不留涓滴。共历二十三日,全数殆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
义律当时把缴烟的经过详细报告英国政府以后,静待政府的训令。林文忠的大功告成,似乎可以休手了。并且朝廷调他去做两江总督,可是他不去。他说:已到的鸦片,既已销毁,但是以后还可以来。他要有效禁绝,方法就是要外商人人出具甘结,以后不做鸦片买卖。这个义律不答应,于是双方又起冲突了。林自觉极有把握,他说,英国的战斗力亦不过如此,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虎门的炮台都重修过,虎门口他又拿很大的铁链封锁起来。他又想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他禁止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致外人的死命。那年秋冬之间,广东水师与英国两只小兵船有好几次的冲突,林报告朝廷,中国大胜,因此全国都是乐观的。